【專欄】海洋公園辦集思會謀前路
09月22日
賣地籌資回歸保育
海洋公園年初提出大型注資計畫受挫,最後獲撥款還債兼營運一年,一年易過,怎樣部署前路時間已經無多。這次重開搞露營等新招,慳水慳力之餘,反映園方明白再不能走回舊路。
海洋公園今日困局,有大環境轉變因素,也有本身定位使然,未來怎樣調整,既然執生重覓本身生存本錢,同時要順應大環境轉變。海洋公園的海洋動物園模式受環保團體狙擊,轉型變機動遊戲樂園,但面臨內地同類主題公園競爭,性價比無法支撐這個模式,不少意見認為,再靠門券收費的做法很難再維持。
有人就建議,公園佔地甚大,在建屋土地難覓下,是否可以把部分園區用作發展,籌措資金作長期營運補助。有了補助下公園甚至可以改為對市民開放,發揮民康功能。
旅團模式一去不返
賣地籌錢之議在社會上不乏市場,同一時間也有人建議公園循環保育教育方向發展,把剩下的園區用作海洋及動植物公園。至於興建中的水上樂園,則採取收費模式繼續營運,期望可以在縮小規模下收回成本。
究竟那個構思可行,除了大膽假設,還要小心計數。不過,有旅遊界人士坦言,海洋公園的致命傷之一,是內地人遊港方式改變,旅團由自由行代替,這種出行模式的改變,令海洋公園靠薄利多銷,人如輪轉去營運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這也是本地旅遊業的寫照。
遊業界指出,本港過去不少行業靠廉價團維持營運,但以本港土地資源的限制,這種重量不重質的做法,令到社區設施到達不勝負荷的地步,社區出現反彈情緒,是釀成近年中港矛盾激化的原因。
行業結構必須轉變
以海洋公園為例,本來服務對象就是遊客,其中特別是內地旅客,然而,去年在社運風起雲湧時,都出現隱含政治性的節目內容。這種情緒說明過去以量取勝的營運模式很難持續下去。一葉之秋,由此也折射出本地旅業在結構上必須作出調整。
今次肺炎疫情對旅業衝擊很大,而且導致行業可能出現永久性的改變。有些經營方式以至業者,可能很難再重返昔日的環境,正如暴風吹襲後的森林,有些大樹會倒下,騰出的空間,將會煥發出新陳代謝的不息生機。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架勢堂」作者: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