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着眼提升競爭力及成本效益 國泰兩大方針應對市場「新常態」
09月28日
須鞏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鄧健榮指出,面對疫後旅遊市場新常態,將有兩大重組方針,其一是提升服務及競爭力,要為顧客提供優質、充滿競爭的服務,他說:「要乘客喜歡同覺得有價值」;另一方面,國泰亦重視在未來大幅提高成本效益,並說:「如果我哋成本效益做得唔好,亦即係香港唔可以有效同其他競爭對手去爭。」他表示,不會參考其他航空公司的重組計畫,因為各地政策、人才及供應鏈均有別,會度身訂造一套計畫。
現時航班「有機無人搭」,八月乘客運載率跌至不足兩成的新低,回本無期,鄧健榮就指,國泰為保持現金減少航班同時,亦要有經濟考慮,而現時只會審視邊際成本的加幅,「如果唔需要蝕好多錢,都可能會開航班」,又稱由於香港沒有自己的航綫,很需要與外地建立航空網絡。
「不需蝕好多錢,都會開航班」
國泰旗下三大客運航空品牌中,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放棄申請第二輪「保就業」計畫,涉及在港全職員工逾二萬人;至於經營廉航的香港快運則有申請,員工逾一千人。對於是否意味重組後循廉航路綫發展,他未有透露詳情,僅指旗下多家附屬公司所受疫情影響有所不同,考慮過多個因素後,才作出此決定。
鄧健榮又指出,國泰有其使命及責任,鞏固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料重組後可藉航空業復元,令旗下航空公司在新常態下繼續以香港為基地,逐步拓展商務及旅遊業務,同時把握大灣區機遇,長遠對此充滿信心。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