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受訪殘疾人士失業 逾半人疫情間整體開支增加
09月29日
香港復康力量8月至9月進行一項調查,了解殘疾人士在疫情下的生活開支、身心健康、就業等狀况,過程以電話訪問、問卷調查的形式,訪問了234位殘疾人士,大多為肢體傷殘、長期病患等。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3%受訪者表示就業中,但當中有3成人指因疫情影響而遭減薪、被逼放無薪假、減工時。另外,有三成受訪者沒有工作,正在待業中。
臨床服務顧問沃馮嬿琼指在疫情和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殘疾人士更難找到一個求職機會,因為大多數傭主都不願聘用他們,嚴重影響殘疾人士的生計。
生活開支方面,約五成受訪者表示在疫情期間整體開支增加,支出主要用在防疫物資、食物等,部份人的支出多達一半增幅。又因受到疫情影響,約四成半受訪者的醫療覆診需要延期。過半數的受訪者指面對疫情,他們也出現較多的負面情緒,當中有三成半受訪者更表示有嚴重的情緒問題。
組織建議政府在3萬個新開設的臨時職位中,預留2%臨時職位,即600個職位給殘疾人士,協助他們就業。組織又建議政府應設立殘疾人士就業配額制度,以長遠解決殘疾人士就業問題。組織期望政府額外發放1至3個月的傷殘津貼等。針對殘疾人士的醫療需要,組織建議政府提供視象醫療諮詢、送藥服務等,方便殘疾人士覆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