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是《蜘蛛俠》中的名句。責任愈大,壓力也可能愈大。任何人都有面對壓力的時候,耶基斯的多德森定律指,適當的壓力可刺激行為動機,成為提升表現的推動力,而許多人處理壓力時,並未有這種轉化。今天,我們以思維模式、人際關係、多元活動及靜觀四個密碼來拆解情緒與壓力。

改變思維化解壓力

「認知行為」的理論解釋了我們的思考方式會直接影響情緒,原因在於每個人也有自己專屬而不自覺的既定思維及價值觀,當潛意識覺得自己不及別人能幹、別人不喜歡我、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便是壓力和負面情緒的來源。

例如母親覺得小兒子不及大兒子聰明、上進,比較了二人的學業成績及老師寫下的評語,便有意無意地說︰「你看,哥哥真聰明呢!」這種比較在日積月累下,會逐漸令小兒子雙倍比哥哥遜色,而為了證明自己,小兒子刻意努力,從而補償自己覺得媽媽認為自己不及哥哥、覺得自己無用的負面價值觀,並成為小兒子的壓力來源。當我們面對壓力時,扭曲的信念和概括性思維也會令我們思想傾向負面。

概括性思維——他不跟我打招呼,一定很討厭我。這種扭曲的觀念及概括性思維會在我們面對壓力時,無聲無色走出來減低我們的抗壓能力。既然壓力的來源往往來自對自我價值的批判,因扭曲的思維引起,我們應從改變思維模式入手,以解決壓力。

若我們自覺思維偏向負面,面對壓力時,我們可以提醒自己現在有負面情緒,承認自己在壓力下有扭曲的抑鬱情緒,以「停一停,諗一諗」來對付概括性思維,例如︰他不跟我打招呼,可能是認不出我,我可以主動跟對方打招呼。我們可以運用邏輯思考,透過改變思考模式,協助自己走出死胡同。當我們的思維不再走向負面,就可避免處於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