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開會,消息傳來好有機會撤銷議員資格(DQ),消息若然落實,非建制派議員就有可能總辭。這個說法出現的話,就應了非建制派的出路,要麼是扮演忠誠反對;要麼就不如歸去的預言。

不接受非制度表達

立法會重開不足三個月,傳出了人大DQ四名議員的消息,踢走他們的標準,據指是他們干擾議會運作。按行政會議成員的說法,這些行為被理解為沒有忠誠擁護《基本法》,人大常委因此撤銷他們的資格。由於人大常委有解釋《基本法》的權力,雖然非建制質疑一旦落實有違《基本法》,現實上卻是無得上訴。

與過去立法會出現肢體衝突,以至無限拉布,非建制議員今年的行為已經收斂,有點測試底綫的味道。如果人大常委DQ四名議員,說明中央的標準要比非建制派議員目前的還要嚴厲,除了表達意外和依法投票反對外,其他非制度的方式都不接受。

早前,人大常委決定上年的立法會議員可以全體延任,包括參選被指不符合資格的四人在內。不過,當時已有人指出,非建制派議員就算是全體重回新一年的立法會,都不可能再如過去的做法,特別是一些激進的表達方式。現在這個預言正逐步兌現。

撥亂反正界定要清

在傳出人大常委DQ前,警方採取行動,以違反「特權法」拘捕多名在議會被指擾亂內務委員會的前任及現任議員。事後有非建制派議員大斥「離譜」,指「特權法」是用來保護議員,沒有理由反過來變成拉議員。不過,執法單位的解釋是任何人涉嫌違法都要拉,議員也不例外,事件反映議員獲得延任,不代表既往不咎,也不代表可以維持舊有做法。

過去,議員在議事堂採取激進做法,包括肢體衝突或無限拉布,宣稱這是政治表態,認為作為反對派除了用這些方式外,無法有效表達本身的政治訴求。這種說法講得多,就成了議會文化,而且愈來愈變得極端,這些做法沒有適可而止,慢慢變成不止表態,而是達到拖死政策以至特區施政的實際效果,而且當中涉及的往往不單純是政治議題,最明顯就是上屆會期最後,醫學界議員用拉布方式拖死了醫委會改革的建議。

議會的非制度抗爭借住模糊的界綫,變成搞垮政策的絕招,中央如果想出手撥亂反正,界綫可以怎劃,才有清晰呢?如果人大常委決定DQ拉布議員,就是清清楚楚一刀切否定所有不合規矩的做法。

主軸在於回復穩定

中央要求立法會運作要規規矩矩,要做反對派可以,但必須要「忠誠」,要以擁護中央在港的主權和治權、擁護《基本法》。非建制派議員可能會覺得這樣根本「無得做」,然而,中央現時的決策主軸想法是怎樣做才能回復穩定,社會可以發展,非建制有無得做不是他們最大關心,這就是當前的政治大氣候。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架勢堂」作者: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