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染料或含毒性 顏色口罩藏健康危機
11月10日
佩戴口罩已成為疫症下的新常態,惟傳統口罩只有綠、藍、白三色,為吸引貪靚一族購買,口罩生產商近月紛紛推出不同顏色口罩,甚至將卡通人物印上口罩,變成特別版商品,既可增加銷路,亦能提高售價。這種追求款式的做法,背後隨時隱藏健康危機,研究紡織物料多年的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胡金蓮指出,縱然傳統醫用口罩染有藍色及綠色,但不同顏色的紡織結構未必一樣。她以黑色為例,因上色難度較高,不良布料廠或會使用含毒性的化學物料,以增加顯色效果。
偶氮染料增膀胱癌風險
事實上,台灣及內地過去亦有發生類似情況。台灣行政院消保處去年初抽查市面上二十五款口罩,發現兩款口罩在「衍生特定芳香胺之偶氮染料」的含量超標,其中一款正是黑色口罩。台北榮總臨牀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接受傳媒訪問指出,偶氮染料為工業用着色劑,少數偶氮色料,進入人體後會代謝成致癌物芳香胺或聯苯胺,長期接觸會增加膀胱癌風險。另外,有內地傳媒引述化驗室工作人員稱,紡織品在染色、印花等工序中,有機會添加含有甲醛的印染助劑,因此顏色較深的口罩,含有過量甲醛及偶氮染料的機率,比無染色、無印花的口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