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前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教授,剛於去年底退休。接替他的,是被稱為「香港STEM教育之父」的黃金耀博士。現年五十四歲的黃金耀,在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擔任總監長達十四年,曾培育逾十名「星之子/女」和多名年輕科學家。在資優學苑的新崗位,黃金耀除了尋找和栽培資優生,還期望開拓STEM以外的領域,例如表演藝術、中學生創業等,又會加強情意教育,教資優生如何面對失敗。

    「香港任何地方都有好的材料,有些人當這些是寶,但有的則當石頭,所以要看校長和老師,是否懂得尋找好的石頭或寶石,給我們雕琢,製成美麗的鑽石或寶石。」新任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表示,社會上有不少誤解,認為資優生等於成績好的學生,所以有些學校提名學生做資優學苑學員時,是以學業成績作篩選,但其實未必合適,所以他上任後,也會提醒學校,不要只着重成績,應多留意學生其他才能,別埋沒他們的潛質。

    曾在英國做IQ測試,分數達一百四十七分的黃金耀,當「寶石工匠」前,曾是「造星之父」,而兩者的理念也相似,當發掘到有潛能的學生後,就要想方法,讓他們發光發亮。黃金耀表示,他在二○○○年,以中學老師身分,被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邀請加入董事會,以義務性質給予籌辦活動和比賽的意見。

一手發掘11名「星子女」

    六年後,協會開辦科學創意中心,黃金耀索性辭去當時在拔萃女書院的教席,當上科創中心總監,期間培育了十一名「星之子/女」,包括大家熟悉的陳易希,還有憑設計「自潔門柄」而揚威海外的黃深銘及李鍵邦等。黃金耀坦言,三子最初都是「輸在起跑綫」,但最後「贏出一條街」,所以他日後也想多跟學生分享這些故事,希望成績差的學生,不要標籤自己,錯失增值的機會。

    談到為何今年轉換跑道,到另一個崗位培育學生?黃金耀說主要因多年的工作,讓他感到非常疲累。「在香港有關STEM的事,我有能力做和想做的,都已經做了,包括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國際比賽,學生和同事亦已上軌道,所以想休息一下。」

    然而,由於工作上的交接和疫情,黃金耀延至去年六、七月才正式請辭。本計畫功成身退後,他會和太太環遊世界,誰知當時卻有教育界的友好,鼓勵他申請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一職,接替去年底退休的吳大琪教授,結果亦成功獲聘,並在上月初正式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