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西區的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學生向來予人「玩得又讀得」的印象。隨着疫情放緩,多個學界比賽陸續復辦,其中聖若瑟書院憑着在疫情期間,校隊均沒有放棄練習下,連奪多個重要賽事的冠軍,包括籃球、足球、拯溺和欖球等。校長黃婉芬表示,該校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而體育可訓練學生的毅力和抗逆能力,並團結學生,互相影響。她指,未來該校將發展田徑運動,期望向「全校運動員」的目標進發。
記者:陳艷玲 攝影:何健勇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在日本經典動漫《SLAM DUNK》(港譯《男兒當入樽》)中,安西教練曾有這樣的名句:「如果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輸了。」成就了湘北籃球隊的熱血故事。現實中,香港的學界比賽,亦常上演類似的情節,好像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在早前的「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中,與另一籃球勁旅英華書院的冠軍戰,在決勝局最後3分鐘輸7分的情況下,仍無放棄爭勝的決心,結果最後反超前3分,重奪失落了23年的冠軍獎盃。
聖若瑟書院校長黃婉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隨着疫情放緩,多個學界賽事復辦,而該校近期連番報捷,奪得多個重要賽事的冠軍,包括「全港學界精英足球比賽」、「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等等,讓同學們非常雀躍,增強了對學校的歸屬感之餘,舊生們亦多了回校看比賽直播,或從不同途徑助母校的運動發展,例如捐款增設訓練設備、免費提供物理治療等。
停課不停訓練體能
黃婉芬表示,聖若瑟書院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體育是其中之一,原因除了該校是男校,還因為透過運動可培養毅力、抗逆力、運動家風度及團隊精神,同時訓練溝通能力等,「運動也着重溝通,因牽涉戰略上的安排,如隊員無溝通,都不知如何打,更不會有隊型。」
過去3年因為疫情,不但學界比賽取消,體育場地亦關閉,大部分學校都停止校隊訓練,但黃婉芬認為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方法之一,加上校隊教練亦希望維持隊員的狀態,故即使停課期間,各校隊仍尋找空間,在戶外且合法的情況下做訓練,例如跑沙灘、在郊野公園跑斜路,甚至跳海「練水」。
聖若瑟書院體育主任朱立賢(大圖左一)表示,運動員如果沒有目標,心態和體能都很難維持,所以校方常給他們目標,「我常跟同學說︰『比賽可能半年後或下年重辦呢?』不斷呃呃𠱁𠱁,結果半年之後再半年,半年之後又再半年,終於停了兩年半後,才再有學界比賽。」
就近期在運動場上連奪佳績,黃婉芬和朱立賢均認為這或跟學生的抗逆力提升有關。黃婉芬指,早幾年發現同學在比賽落後時,很快會氣餒;然而復常後的比賽,學生即使常打「疫境波」,亦會奮戰到最後一秒,「這可能跟教練的帶領有關,加上疫情時,同學仍無放棄訓練,所以可發揮到水平。」朱立賢則指,學生透過輸比賽的經驗,會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後變得更強。
發展田徑打造健將
事實上,聖若瑟書院的運動風氣,亦有助學習。朱立賢指,「如把高水平和多元化的學生混合在一起,他們看的東西會不同,可互相影響。 」
聖若瑟書院現有14支體育校隊,分別為游泳、拯溺、水球、鐵人、足球、籃球、欖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劍擊、手球和保齡球,黃婉芬指未來會發展田徑。「因田徑可多些人玩且多元化,不同體形的人都可以玩。」她指現時該校的田徑不算強,希望發展成「全民運動員」,讓更多人參與運動。
聖若瑟書院22-23年度獎項(部分)
- 全港學界精英足球比賽冠軍
- 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冠軍
- 全港中學校際拯溺比賽男子初級組、高級組及團體冠軍
- 港島及九龍地域中學校際比賽中銀香港7人欖球盃男子甲組冠軍
- 港島及九龍地域中學校際足球比賽第一組別男子甲組及乙組冠軍
- 港島及九龍地域中學校際籃球比賽第一組別(港島區)男子甲組及乙組冠軍
- 港島及九龍地域中學校際游泳比賽第一組別男子丙組冠軍
- 第21屆學界水球邀請賽男子組冠軍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