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起筆法
文憑試中文科卷二「寫作能力」是考生感到最困擾的試卷之一,因為不是每日反覆練習,或者文章寫得愈長,就可以取得高分,當中必須掌握好的寫作技巧。卷二是考核寫作能力,其中以「內容」最重要,佔分高達四十分,不過,就算有好的內容,如何立即輕舒素袖,下筆如有神?好的開首便至關重要,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今日小魚老師就帶大家從三篇精選名作,看看古代文人怎樣匠心獨運、巧用「白描」、「誇張」及「襯托」三種手法,落筆寫下第一段,奠定好的開始。
第一式 善用白描
文憑試中文科「十二篇指定範文」裏,〈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是最長一篇,仔細記述了兩位趙國良臣的高風亮節。太史公是怎樣開始這篇傳奇的呢?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老實說,只是一段平淡的客觀敘述而已,廉頗是良將,以勇氣聞名;至於藺相如,明明是本篇主角,卻只有三句介紹,純提及他是「舍人」出身。可是,接下來趙王接獲秦王來信要求交換和氏璧,趙國陷入兩難之際,繆賢向趙王推薦門客藺相如,於是便有了「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 的美談,藺相如以過人的勇氣、靈敏的頭腦,保全趙國的尊嚴,趙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列廉頗之右」。
故事來到尾聲,讀者忽然便明白了開首的用意:廉頗一直「以勇氣聞於諸侯」, 換來上卿的地位,如今居然被一個只懂 「口舌為勞」的平凡人趕過頭來,自然心有不甘了。「負荊請罪」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廉頗後來知道藺相如以國事為重,不想與自己衝突,深感羞愧,背着荊條向藺相如道歉。藺相如容人雅量固然值得欣賞,但文章開首所述的這位「趙之良將」,居然痛改前非,放下尊嚴誠心認錯,展現出另一種難得的「勇氣」。
開好一個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承接、發展、轉折和呼應,就像藺相如出身平庸,卻能嶄露頭角,成就 不平凡的人生下半場;又像廉頗,以勇氣始,經經歷反思,終獲「新的勇氣」。
第二式 善用誇張
「阿房宮」本是秦始皇的宮殿,楚漢相爭時被項羽一把火燒光了。千年後,唐朝的杜牧卻憑空寫了一篇〈阿房宮賦〉,所為何事?原來杜牧所處的時代局勢紛亂,內憂兼逢外患,但皇帝依然建造宮室,縱情享樂。杜牧於是以「阿房宮」來借古諷今,警惕時人。
這篇作品的開端甚為精采,首四句更廣為傳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 杜牧〈阿房宮賦〉
相比於〈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平鋪直敘,〈阿房宮賦〉的開首如何用筆精奇?首四句每句三字, 連續用了四個短促的入聲字—— 「畢」、「一」、「兀」和「出」,營造氣勢,更把歷史凝聚在短短十二字之中:六國破滅了(畢), 秦一統天下了(一);始皇命令砍光蜀山的樹(兀), 然後阿房宮便橫空出世(出)。之後他接續運用時間空間上的誇張手法,不僅寫出了阿房宮規模宏大,更明示了秦皇揮霍、擅權而不恤民命。
接下來,杜牧在其後段落,細寫皇宮內的奢華生活和華麗陳設,然後歷史推移,秦末民變,這麼一座皇宮,轉眼間便「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了。全文結尾,杜牧轉描 寫、記敘為議論,滅秦的其實是秦國自己,華美的阿房宮只代表了君王的暴虐和世人的悲哀:「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完成了本文借古諷今的旨趣。阿房宮已不復見;杜牧的筆力和仁心,卻歷久彌新。
第三式 善用襯托
蘇軾有一位朋友李公擇,年少時在僧房讀書,留下九千餘卷,供後人隨意取閱。李公擇請蘇軾寫一篇文章,為這「李氏山房」留作紀念,鼓勵世人勤學惜書。 李氏一番好意,原應嘉許,但這個主題要寫得好而不落俗套,就得花點心思了。蘇軾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這樣的: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悅於人之耳目,而不適於用。金石草木絲麻五穀六材,有適於用,而用之則弊,取之則竭。悅於人之耳目,而適於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材,仁智之所見,各隨其分,才分不同,而求無不獲者,惟書乎!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
蘇軾一開始並不是寫書,而是寫象牙、犀角等珍寶,這些寶物有價值卻不實用;但實用的東西如木材、雜糧等,卻會愈用愈少。有甚麼東西,既珍貴又悅目,用完又不會失去的呢?就是書本了!
這段開首,設想巧妙,形象鮮明,語氣平緩而堅定,肯定了書本和讀書的價值。他並沒有一開始便讚揚李公擇藏書豐富,這樣起筆好像流於私人之間的恭維;他也沒有一開始便像道學家般教誨讀者讀書重要,這樣起筆也流於呆滯。他想到先用幾種實物作親托,帶出了書本「人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獨特價值。
接下來的第二段,蘇軾記述古人讀書不易,「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
每一代的飽學之士,都靠讀書,而要讀書,就得尋訪書本,尋得了,不惜花費巨大時間心力手抄記錄,就像前文所述的象牙、犀角般珍惜。
文章第三段,蘇軾始記述撰文由來:我的朋友李公擇,年少時讀書於廬 山下的僧舍;離開時,把藏書九千多卷都留給後人:「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蘇軾最後藉此表揚李氏的無私,亦勸勉後進珍惜讀書機會。
與杜牧一樣,蘇軾把主旨留在最後才說,採用新鮮手法來為文章作開首,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撰文:小魚老師 任教中文科及通識教育科十餘年,香港大學中國語文教育碩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