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飯後經常的關節炎話題,上落樓梯膝關節疼痛,早上醒來下腰背痛,電影散場起身時腰背部酸脹痛,肩關節突然提手時痛,越不動便越易痛。我們骨關節炎的患者雖然多,年紀越大越多,但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施手術,大部分患者在發作的早段,因沒有作出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缺少及時的醫療干預,導致惡化,產生結構上的破壞變化,嚴重影響生活質素,進入手術階段。運動治療為早期關節病患者制訂個人針對性康復處方,減少或防止他們退化到中末期的手術階段,適合所有年齡人士。

每次我們都講針對性,早期,治療,預防,其實箇中道理是甚麼?

一個機械工程師,喜歡游泳跑步,近半年來患上膝痛,上落樓梯痛,坐久了起來行走便痛一陣,近期跑步完之後也有少少痛,曾在不同診所接受治療,不約而同的診斷(包括X光和臨床檢查)也是膝退化性關節炎,長期依賴診所治療和用藥。上星期我見他兩次,髕股關節推壓檢查有少許痛但還未有「啪啪」聲,膝部屈伸沒有受限,屈過90度後有幾聲「啪啪聲」,證明退化勞損問題只是「早期」,未見結構有明顯不可改變的變化,但外側支持韌帶有明顯的緊縮和壓痛。

膝部伸直時,膝前肌肉收縮,帶動髕骨(波蘿蓋)沿着股骨(大腿骨)面向上滑動,左右二側有內、外側的髕支持韌帶拉着以作引導滑動,如果外側支持帶過緊,膝部伸直時,自然把髕骨向外拉移,而髕股關節面不是平面設計,是兩個斜面作V形狀的,如火車車輪在路軌上,有外移自然外側面𠄘受過多壓力而令磨損受傷程度加劇。

所以「針對性」的治療,除了治療損傷發炎亦要包括外側緊縮這個病原問題,「預防」包括訓練內側肌肉力量,以改善因長期外移而令外側肌肉更發達這個錯誤的長期力學問題,自然每天的磨損不再發生,炎症便不出現,不是單針對發炎症狀的治標不治本方向。工程師自然更容易明白這個人體生物力學的物理理論,進步也能更加順利。以上只是其中一個結構病原,其他人可能是扁平足,膝外彎等等其他力學因素。郭志堅

-----
《星島申訴王》已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