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0日)是端午節,吃粽子、游龍舟水等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活動。而一年一度在各區舉行的龍舟競渡,更是不少巿民每年的必看項目。《星島頭條》網整理有關端午節種種習俗,一文睇清。
端午節|游龍舟水源遠流長 小朋友快高長大
據古書《大戴禮》記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意思是端午節當日適宜以浴驅邪,於是進行海浴,即以河水、海水沖身,或跟着龍舟游泳成為了節日習俗。傳統有父母相信小朋友浸過龍舟水,有驅邪的作用,有助孩子可身體健康,快高長大。
端午節|南方粽、北方粽大有不同
中國粽子大致可分為南北兩派,兩派之中,不同地區的製作方法也會有細微差異。南方粽一般呈金字塔狀或枕頭狀,餡料以鹹食為主,包括鹹蛋黃、豬肉、冬菇、綠豆、芋頭、雞絲和臘腸。至於北方粽,則呈較瘦長的圓錐形,餡料以甜食為主。
香港最常見的粽子是廣東粽,餡料豐富,包括鮮香入味的五花腩或鴨肉、冬菇、瑤柱和鹹蛋黃;潮州粽不僅加入滷水五花腩、冬菇和蝦米,還有紅豆和栗子,鹹中帶甜。
客家粽通常會放冷來吃,糯米糰裹滿了紅蔥頭、乾香菇、蝦米和豬絞肉。上海粽則有甜粽以豆沙為餡,鹹粽則灌入鹹火腿和鮮豬肉。
端午節|龍舟競渡最早香港仔舉辦 選手扮鬼扮馬成亮點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龍舟競渡的起源,相傳是與紀念戰國詩人屈原有關。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已流傳過千年,是源自嶺南一帶的傳統,而龍舟划過的水又稱「大吉水」,另亦有說法指民間藉划龍舟的儀式活動驅除惡運,祈求平安。
在香港開埠初期,居民多以漁民為主 ,據說香港仔是本地最早舉行龍舟競渡的地區之一。漁民對端午節划龍舟相當重視,龍舟在下水前需進行祈福及「醒龍」儀式,賽後更有「收龍」的傳統儀式。 時至今日,划龍舟除了是傳統的節慶活動外,更成為一項競賽活動。以往的划龍舟限制女性不得參與,但現時已有女子或男女子混合組成的龍舟隊,且不限國籍。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於1976年首次舉行,今年將於6月15日至16日舉行,超過 170 支、逾 4,000 名龍舟健兒將在尖沙咀東部海濱奮力競賽。由於設有特色造型爭奪大獎,各隊伍都會奇謀百出,扮成不同的造型,過去曾扮成包括《阿凡達》中納美人、熱門的卡通人物,增加賽事氣氛。
龍舟競賽已發展為一項水上體育運動,在世界各地一些沿海、沿河地方亦有定期舉行。它除了是中國全國運動會的項目外,也於廣州主辦的2010年亞洲運動會,首次成為亞運會中的正式比賽項目。在去年的杭州亞運會中,香港龍舟代表隊亦有出戰,最終國家隊奪5金1銀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