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有時像魔法師,將看起來大纜扯不攏的食材變成有趣菜式。在日本福岡縣香港事務所邀請下,我在未能出發去日本前,在香港嚐到一頓米芝蓮推介食府Whisk主廚Chef Oliver Li的廚藝變法,以福岡縣的河豚白子、寒鰆、太刀魚及秋王柿等與多地時令食材,配以法國魚子醬,席上還聯乘俄羅斯頂尖調酒師Nikita Matveev以雞尾酒配菜,炮製出一場八道菜式的有趣晚宴。
福岡縣地理上接連日本海、瀨戶內海及有明海,盛產不同類型海產,洄游魚如太刀魚、鰆魚等在日本海很常見,關門海峽則以河豚馳名,有明海除漁獲外,還盛產海帶。在日本餐廳常見到「旬の食材」這字眼,「旬」指「十日」,意為當造。這次晚餐,寒鰆和白子同為福岡縣「冬の旬」食材,最是時令。
白子向來被日本人視為珍貴美食,說到底是指魚的生殖腺,亦即精巢。一月至三月是河豚產卵季節,冬天飽儲營養的河豚白子,化成饕餮桌上美食。奶油般的口感細滑豐腴,加上高蛋白質、維他命及低脂,男人覺得補身,女士認為養顏。我雖對此一般,卻有不少日本及香港朋友甚鍾情這道美食。這次加入奶滑的湯汁,放滿魚子醬,賣相更有點像珍珠奶茶。
寒鰆即鰆魚(Sawara),字雖然有春字,在福岡縣卻是九月至十二月才最當造。在日本,同一條鰆魚在各成長階段都有不同名字,成長初叫青箭魚,長至五十至六十厘米時稱作Nagi,六十厘米以上才叫Sawara,寒鰆則是在最肥美季節給予鰆魚的稱謂。鰆魚為洄游魚,主要在沿岸表層水域棲息,冬天游到深水處養肥後,待至春季洄游到內灣產卵,寒鰆因而最是肥美。在大廚變法下,日本寒鰆化成肥厚西式魚扒,以無花果提鮮,鋪上法國魚子醬,日、法料理融合得精采。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卓閱旅途——福岡冬之旬遇上魚子醬
其他
更多- 卓閱旅途——佐賀莓小姐與俊男甜品師2021-01-21
- 卓閱旅途——台灣與韓國薑茶2021-01-14
- 卓閱旅途——岡山斷緣神社2021-01-07
- 卓閱旅途——原汁原味保育蓄水池2020-12-31
- 卓閱旅途——宅訪聖誕老人兼做善事2020-12-24
- 卓閱旅途——澳洲味聖誕小型大餐2020-12-17
- 卓閱旅途——福岡冬之旬遇上魚子醬2020-12-10
- 卓閱旅途——「生活」在「瑞士」中2020-12-03
- 卓閱旅途——塔斯曼尼亞薰衣草2020-11-26
- 卓閱旅途——由長洲到芝麻灣2020-11-19
- 卓閱旅途——在香港看波提切利2020-11-13
- 卓閱旅途——福岡縣博多地雞2020-11-05
- 卓閱旅途—— 意大利甜品提拉米蘇2020-10-29
- 卓閱旅途——Flycation採訪後感2020-10-22
- 卓閱旅途——識玩瑞士不昂貴2020-10-15
- 卓閱旅途——瑞士旅遊防疫措施2020-10-08
- 卓閱旅途——與那國島神秘海底城2020-09-24
- 卓閱旅途——花蓮與沖繩2020-09-17
- 卓閱旅途——大堡礁水底博物館2020-09-10
- 卓閱旅途——再見曼谷伊勢丹2020-09-03
- 卓閱旅途——疫下蘇梅海龜下蛋2020-08-27
- 卓閱旅途——洞穴俱樂部瀕臨破產2020-08-20
- 卓閱旅途——快樂老實人20202020-08-13
- 卓閱旅途——驅病青森佞武多祭2020-08-06
- 卓閱旅途——葡萄牙最美書店風波2020-07-30
- 卓閱旅途——自製曼谷街頭風味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