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不能粗暴理解為降低成本、減少投入,而是更「精緻」花錢,通過內容匹配度和資源改善來高效「控本」,以提升效率,產出精品。總之積極「增效」謹慎「降本」,是網絡電影的發展主旋律。根據《2021中國網絡電影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內容製作成本猛升,30%的上新影片製作成本達到1000萬以上,也不乏有2000萬以上的大成本項目。
當網絡電影製作標準提高,成本突漲盈利承壓,對於項目主創是很大考驗。不同題材作品本身體量不一樣,不一定都需要在特效和演員層面內捲,而如何把非流量演員、普通甚至小預算的項目打造成小爆款,就要靠內容方從策劃、劇本、拍攝、營銷等整個生產流程上嚴密把控。「雲影院」高口碑之作《目中無人》做了良好示範,影片以豆瓣7.1分成2022網絡電影目前的豆瓣評分top 1,成本僅有800萬,至今早已收回成本並有不錯的利潤率。還有《樹上有個好地方》、《毛驢上樹》等一批「小而美」之作也收穫了口碑和營收的平衡。但如若劇本潛力上佳,需要強視效、名演員來擴大它的商業想像力,也不可一味在成本上縮減。一言以蔽之,控制風險,追求流量和品質的雙重升級。
趙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