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問題方面,如果長者的老伴或老友離世、子女不在身邊,或是需要獨力照顧老伴等,也令他們難過及孤獨。近日的移民潮亦令長者擔心難以適應新環境;如果是子女帶孫兒離港,剩下長者在此,便更感寂寥和失落。
抑鬱症令人自我封閉,每天只在想自己有多麼無力和失敗,令情緒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我們應該多跟長者溝通,了解他們有否心事,因為有抑鬱症的長者未必會哭泣或表現憂愁。家人也要留意長者是否經常因身體毛病而過份擔憂,因為生理症狀如腸胃不適、胸痛或心跳加速,也可以由情緒病而起。此外,如果長者突然對以往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極速消瘦,甚至突然安排身後事,便是極大警號,可能情緒病已嚴重,或有自殺念頭。
身為家人,我們可為長者介紹跨年齡層的朋友,避免社交圈子愈來愈小。同時要鼓勵長者繼續運動與社交,運動可減少肌肉流失,避免經常臥牀而胡思亂想;社交則可讓他們保持頭腦靈活,減少腦退化。若然長者的情緒病已難以處理,家人也可前往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長者中心或鄰里中心找社工求助,以及向醫生求醫。除了心理治療,精神科醫生可按病情為長者處方抗抑鬱藥物。新型藥物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副作用不明顯,長者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時,亦無太大相沖風險。
精神科專科 譚煥芝醫生
本文章有效性由即日起為期兩年。
168‧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