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Space-X成為首家成功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站的私人企業,通過創新和精密的工程技術,開啟了人們對於商業化太空旅行的想像。本周,我們看看航空航天業的發展,並將焦點放在波音身上,因為只有波音、空巴、中國商用飛機等幾家大型公司具備開發、建造、維護並取得政府大力支持航天業的能力。
波音是公認的航空業巨人,然而緩慢的創新、官僚體制和737 Max致命的技術問題讓巨人的步履蹣跚。
一些分析師認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級可能有助波音的國防和航天業務,因為美國國防部和波音有着良好的商業關係,並有許多新定單,包括737客機改進的P-8A Poseidon巡邏機和改良版F-18、F-15戰鬥機。
然而,美國國防部也面臨預算削減和基於767的新型KC-46空中加油機的開發延誤,而導致成本超支46億美元等問題。
在開發新型太空艙方面,波音公司的進展也輸給了組織精簡的初創企業如Space-X和藍色起源(Blue Origin),後者為亞馬遜首席執行官Jeff Bezos所創辦。
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737 Max事件和新商用飛機的交付和生產受阻,商用飛機的營收下降了48%,現金流轉為負43億美元。波音的新任CEO提出大幅度降低當年薪酬、裁員16000人、削減飛機生產開發,以及停止分紅和股票回購等計劃。
波音公司最近新發行250億美元債券,以幫助管理層保有控制權並支撐流動性,但債務總額飆升至389億美元。
儘管波音積壓的定單總額達4390億美元,但由於航空業的復甦並不明朗,惡劣的市況是否已經結束也讓人存疑,投資者仍應多加了解波音的發展動態,觀察首席執行官能否扭轉局面。
博譽顧問集團資深顧問
周亨
財股魔鏡——昔日巨星波音
其他
更多- 財股魔鏡——影音串流平台大激鬥2021-01-27
- 財股魔鏡——通訊軟件移民潮2021-01-20
- 財股魔鏡——電動車熱潮2021-01-13
- 財股魔鏡——全球工業生產的轉折2021-01-06
- 財股魔鏡——反壟斷翻轉科技巨頭?2020-12-30
- 財股魔鏡——2020股市回顧2020-12-23
- 財股魔鏡——退市企業醒思2020-12-16
- 財股魔鏡——美科技板塊IPO回顧2020-12-09
- 財股魔鏡——疫下公司債務陰霾2020-12-02
- 財股魔鏡——工作模式轉變新機遇2020-11-25
- 財股魔鏡——疫情下迪士尼表現2020-11-18
- 財股魔鏡——選後股市變化2020-11-11
- 財股魔鏡——選前盤點美國科技股2020-11-04
- 財股魔鏡——管理諮詢行業數碼化2020-10-28
- 財股魔鏡——科技巨擘的分拆2020-10-21
- 財股魔鏡——新冠陰霾下的消費力2020-10-14
- 財股魔鏡——疫情、選情、市場行情2020-10-07
- 財股魔鏡——再談facebook2020-09-30
- 財股魔鏡——競飆電動車股會否泡沫化?2020-09-23
- 財股魔鏡——數碼支付成全球趨勢2020-09-16
- 財股魔鏡——科技股風潮2020-09-09
- 財股魔鏡——教育科技可否乘浪而起2020-09-02
- 財股魔鏡——科技與國安的政治市場角力2020-08-26
- 財股魔鏡——生物科技疫苗美夢成真?2020-08-19
- 財股魔鏡——前景未明下的投資策略2020-08-12
- 財股魔鏡——英特爾的未來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