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亨 - 矽銀危機後的金融市場|財股魔鏡

在加息周期連同縮表對金融行業的衝擊下,銀行盈利可見性、經營與穩定性都會下降,而且銀行所持有的長期國債組合也要承擔潛在的大額估值虧損。本周,我們將探討一下在市場惡劣環境時對銀行的綜合影響。

上幾周,3間美國本土銀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與SilverGate和Signature相繼破產,引發重大的信心危機。就着這3間銀行相繼倒閉,美國監管機構迅速採取行動以穩定市場,而整體金融市場也在評估其他地區銀行的信用評級以及觸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儘管這3間美國區域性銀行的背景和倒閉原因各不相同,但整體來說,可以概說為過度集中於科技行業,以及資產流動性低的風險。首先,矽谷銀行的大部份存款和業務均與矽谷初創企業和風險投資的企業有關,在科技產業陷入低迷的情況下,這些企業本身也面臨着現金流和資金減少以及需要遣散僱員的問題;另一方面,Signature和SliverGate銀行的大量存款來自加密貨幣領域,繼FTX的崩盤後,其加密貨幣的價值也隨之暴跌。

在這種情況下,存款人因為對前景失去信心而進行的大規模提款,如果引起「擠提潮」,可能引發銀行必須以高折扣清算其資產、債券或加密貨幣的持有值,陷入必須清盤狀態。年初至今,追蹤銀行股的KBW納斯達克銀行指數已下跌約19%,可見金融服務股的前景不被看好。

諷刺的是,上個月聯儲局才剛宣佈將於2023年對大型銀行進行額外市場壓力測試,當中包括對美國8間最大銀行進行「探索性市場衝擊」。假設情境包括商業和房地產市場債務的壓力增加,甚至嚴重的經濟衰退。此外,那些擁有大型證券交易業務的銀行也需評估如何應對全球市場震盪帶來的衝擊。然而,小型銀行則未有面對如此嚴謹的壓力測試,相比起來,風險較高。

總結而言,矽谷危機背後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是科技界的「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與財務狀況良好和多元化的大型科技公司相比,小型科技和生物技術公司、初創企業和小型企業會處於更嚴峻的形勢,因為它們需要填補資金缺口,而且它們的流動性和獲得信貸的機會更小,所以在短期內,投資者對此類行業需謹慎為上。
博譽顧問集團資深顧問
周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