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上市年期的角度來看,中國是亞洲區「最年輕」的市場之一,A股市場的平均上市歷史僅為七年,但發展極為迅速,今天中國的初創企業在籌集資金擴展業務時愈來愈容易,筆者相信此趨勢將繼續支撐中國A股市場的擴張。
但筆者認為,以被動式的指數來追蹤中國市場,並不是一種上佳的投資策略,原因涉及到中國市場的性質。
大致上,中資企業的上市地點可分為中國內地、香港及美國,如果單單投資於其中一個市場,或未能全面地捕捉當中的機會。
未能全面捕捉中資股機會
對機構投資者而言,目前中國國內股票在全球股票指數中的代表性仍然嚴重不足。截至去年8月31日,中國股票僅佔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的5.1%,而其中有高達八成都是「離岸」股票、僅1%屬於A股。同樣地,在MSCI的新興市場指數中,離岸股票的佔比亦高達37.1%、A股僅佔5%。
換言之,被動式的投資策略傾向持重一些離岸大型股票,或忽略了其他新冒起的機會,別是在深圳和上海上市、與新基建及科技有關的A股。
如今中國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佔比已升至42.1%,高於台灣、韓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的38%總和。隨著中國A股的自由流通量增加及進一步對外開放,相信未來幾年A股將進一步主導新興市場指數的成份,如果投資者只是跟隨被動式策略(如指數)來投資,或未能全面掌握A股冒起的趨勢。
在進軍中國股市的初期,很多外資選擇單純地追蹤市場指數,這種做法有機會帶來不符合預期的後果。舉個例,目前美國投資者持有約850億美元的中國A股,約A股佔總市值的1%。
相比之下,美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上市中資ADR約有3200億美元,佔市值的34%;至於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方面,他們的持有金額為3000億美元左右,亦佔約市值的14%。所以,對於外資而言,如果只是簡單地跟蹤各類MSCI指數,他們所持有的中資股成份會變成極為不平衡。比較靈活的做法,是採用主動管理方式及全天候的配置策略,一次過投資於三大市場,這樣有更大機會在中國市場取得超額回報。
安聯投資基金經理
黃瑞麒
投資博客——投資A股指數的先天缺陷
其他
更多- 投資博客——牛年聚焦結構性增長主題2021-03-02
- 投資博客——新經濟股份的估值考慮2021-02-16
- 投資博客——北水大舉追入港股2021-02-02
- 投資博客——估值會否上調 還看風險溢價2021-01-19
- 投資博客——投資A股指數的先天缺陷2021-01-05
- 投資博客——A股十多年間飛躍發展2020-12-22
- 投資博客——A股不再是國企天下2020-12-08
- 投資博客——有形之手鬆緊有道2020-11-24
- 投資博客——A股基本面改善復歸長期平均估值2020-11-17
- 投資博客——投資中國股市五大心得2020-10-27
- 投資博客——銀行業面臨挑戰2020-10-13
- 投資博客——多數美企不願撤離中國2020-09-29
- 投資博客——美制裁加速華自主研發2020-09-15
- 投資博客——升市要做好風險管理2020-09-01
- 投資博客——捕捉股市高低位難如登天2020-08-18
- 投資博客——股份輪替或將出現2020-08-04
- 投資博客——A股出現泡沫?2020-07-21
- 投資博客——A股常見誤解2020-07-07
- 投資博客——中美關係對A股影響較微2020-06-23
- 投資博客——「國家隊」出手托市?2020-06-09
- 投資博客——以A股擴闊投資版圖2020-06-02
- 投資博客——投資A股分散風險2020-05-12
- 投資博客——油價崩盤中外大不同2020-04-28
- 投資博客——復甦進度還看外部需求2020-04-14
- 投資博客——外資險企難攻入中國2020-03-31
- 投資博客——內地經濟有望復甦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