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專欄:
- 其他專欄
- 專欄名稱:
- 只說無聲
- 作者:
- 水歌
只說無聲——一千次日落
2019-12-13香港最美的日落,我首選在大澳。記得小時候是爺爺帶着我們一家,首次踏足大澳,每次想起那些年一家人總在星期天出行,走遍香港的郊野,在山間草地上野餐,看着遠山,香港山山水水,是我童年時光裏最深最美回憶。上星期和朋友去了一趟大澳,還配合了其他行程,用一天感受一下大嶼山的宗教人文氣息。我們以東涌做起點,行至石門甲,再上寶蓮寺。這條路為「法門古道」,...
只說無聲——愛與誠
2019-12-06數天前朋友邀約聚會,選了一間素食館,齋戒清心,大家頗為樂意。走進餐館,人客明顯比以前要少。老闆娘親切地過來招呼,她心情似是特別不錯,傾談之下,才知道餐廳早前申請了李嘉誠基金會的「應急錢」計劃,當天正好收到支票。老闆娘告訴我們,收到這批應急錢,除了金錢,還有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老闆娘信佛,她堅信佈施的人有福。從她的分享,看到李先生善舉的効應...
只說無聲——再見二丁目
2019-11-29只說無聲——最後的信仰
2019-11-22六度波羅密後三項,分別是「精進、禪定、般若」。「般若」即是智慧,所以六度波羅密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內心得到清淨覺醒,從而具備智慧看清世事的變化。我看過基督教的寧靜祈禱文(Serenity Prayer),內容同樣提到智慧: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甚麼是可以改變的,甚...
只說無聲——大愛感動
2019-11-15當社會大環境不平靜時,令人心裏充斥無力感。在這城市的大多數人,這一刻可能都有着沮喪及無奈。但請記住我們永遠可以有選擇,永遠可以先安頓好自己的內心,培養內在的資源,去突破困境。如果我們的心只被動地隨外境所轉,我們容易被社會的動盪影響自己的情緒。其實我們也可以讓境隨心轉,一切外境波動無常,只要我們學習先關懷照顧自己的心,當心安了,面對逆境的力...
只說無聲——小城大事
2019-11-08只說無聲——遇見了你
2019-11-01只說無聲——希臘風
2019-10-25只說無聲——獅子山下
2019-10-18在後殖民地時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至少包括兩個組成部份:「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兩者之間有其不可分割性,這兩種認同之間,互相依存,而且在多數狀況下,「政治認同」必須有「文化認同」作為基礎。在民族意識上,香港大部份人口無可置疑是屬於中華民族,但基於政治理由,英國及中國當局對香港的歷史論述有非常不一樣的呈現。英國統治者的普遍取態是避免...
只說無聲——當我想起你
2019-10-11內地朋友在新聞報道看到,很多香港年輕人手持英國米字旗及英殖民地香港旗上街示威,他們對這種留戀殖民統治的心態感到很難理解,甚至反感。香港回歸二十一年,但確實有相當一部份港人在回歸後,仍然眷戀那段生活在英國米字旗飄揚下的歲月。這種眷戀不捨,很多人理解為在回歸後,港府的「政治認同」工作不足。也有人指出因為推展國教不力,沒有好好落實愛國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