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香港的Z世代談他們喜歡的流行文化,你會發覺大部份甚少提及香港藝人,更多的是傾情韓國影星或者K-Pop偶像。我們這些中年大叔,搞不清「防彈少年團(BTS)」及「EXO」有甚麼不同特色,但我們曾經歷過香港八、九十年代的輝煌時代。香港流行文化於韓國佔一席位,《英雄本色》等港產片在當地大受歡迎,周潤發、張國榮等明星廣為當地民眾喜愛。
曾幾何時,無線電視的戲劇或香港電影能賣埠全亞洲,廣東話娛樂文化影響了很多人。如今,韓劇力量超日劇,高踞Netflix熱播榜首。我第一套接觸的韓劇是二〇〇四年的《大長今》,第一次看到韓國傳統服飾和宮廷御膳,看出趣味。另一部《藍色生死戀》,有人說劇情儼然是粵語長片的加長版,只是主角由白燕、張活游、吳楚帆換上了宋慧嬌、宋承憲及元斌,但在紛擾世代,觀眾想看的故事不用太複雜,大概只要演出一生人中,有多少想說的話未說出口,想做的事未能完成,大家就流下共鳴的眼淚。近年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在國際影壇勇奪多項大獎,反映韓國電影除生活題材外,也敢於揭露社會矛盾,這一點值得致敬。
回到香港,在政府網頁上這樣寫到:「香港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融會中西,包羅萬象,式式俱備,質量皆優。」審視一個政府是否有作為,不能只聽口號的壯美,要看交出的成績。一九九〇年代韓國前總統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國」政策,制定《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如今「韓流」為國家帶來的利益遠超文化本身。我感歎香港不知何時能再次締造自己的巨星?
水歌
只說無聲——摘星
其他
更多- 只說無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2020-12-18
- 只說無聲——小夜燈2020-12-04
- 只說無聲——和解2020-11-27
- 只說無聲——重拾被遺忘的自己2020-11-20
- 只說無聲——藉口2020-11-13
- 只說無聲——非男非女2020-10-30
- 只說無聲——歲月如歌2020-10-23
- 只說無聲——無言感激2020-10-16
- 只說無聲——心經2020-10-09
- 只說無聲——笑忘書2020-09-18
- 只說無聲——食你落肚2020-09-11
- 只說無聲——天大地大2020-09-04
- 只說無聲——輪流轉2020-08-21
- 只說無聲——摘星2020-08-14
- 只說無聲——愛•很簡單2020-07-31
- 只說無聲——活得好2020-07-24
- 只說無聲——動起來2020-07-10
- 只說無聲——男人的浪漫2020-07-03
- 只說無聲——小時候2020-06-26
- 只說無聲——任我行2020-06-19
- 只說無聲——在森林和原野2020-06-05
- 只說無聲——怪你過份美麗2020-05-29
- 只說無聲——未來的未來2020-05-22
- 只說無聲——選擇善良2020-05-15
- 只說無聲——年華似水2020-05-08
- 只說無聲——一定都和藝術有關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