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華 - 點菜學問|美食紀行

國家主席與暹芭風球前後腳來訪,來去匆匆。
 連續兩日遇上特別情況,怕交通出現狀況,留家吃飯的人特別多。港人打風吃罐頭與公仔麵是過去傳統,現在食物包種類多,南方的雲吞、北方的餃子,甚至乎江、浙一帶的小籠包,冰箱內也會有存貨。

南、北味道各有喜好,不過要一盡「地主之誼」,設宴歡迎主席,太輕、太重都不合宜。上網找資料,時任特首在禮賓府設宴的餐單雖然沒有公佈,透過政府在灣仔君悅酒店宴會廳的歡迎晚宴餐單,大概可以了解到設宴款待國家主席的基本規格。

魚翅、藍鰭吞拿魚及髮菜,關乎到食物鏈與瀕臨絕種議題,不用指令,早就被剔出名單之外。鮑魚與燕窩,胡錦濤時代,時任特首曾蔭權有款待過。習主席提倡節儉,為免出錯,安排的官員自然是可免則免。鮑魚以海產養殖為主,不算甚麼名貴菜式;燕窩有促進細胞分裂的激素和表皮生長因子,過去有傳會增加癌細胞的生長風險(雖然未有確實證據),燕窩貨價也不會太高。

宴會餐單講究穩定性,最常見的清蒸海上鮮,每一尾均是「咁高咁大」,並以養魚為主,加上現在是休漁期,就算找到正宗海魚,要避嫌,酒店也不敢亂用。

網上報道說,主席晚宴最名貴的菜式是碧綠蝦籽大烏參。先不說價錢,紅燒海參由北方魯菜發揚,南方口味改變成紅燜海參。海參入味難,北方人用京葱燒汁煮,濃味蓋過一切。在福州老菜佛跳牆與紅燒之間的紅燜,主鮮味輕,口味細緻,被白鑊炒過的蝦籽兼容了兩派精華,也算是拉近了距離,引出一口「濃」。政治要正確,點菜也可以是一種學問!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