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華 - 味道隨心|美食紀行

《美食紀行》來到了最後一個故事,還是寫寫初心好了!

入行寫飲食,純屬偶然,理工服裝系畢業後,經常有機會到外地工作。世界各地的「真實味道」體驗多,自然就想分享。

  香港是世界性大都會,飲食選擇雖然多,不過要遷就客人口味,改良特別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氣候、文化不同,喜歡的食物也不同。寫飲食的初心,就是介紹飲食背後的人民風土。

味道體驗,可以分為感性與理性。感性部份比較抽象,可能因為廚師故事、風土環境都會有加分;理性部份較實質性,食材的質量、廚師的烹調工夫、成品溫度、服務水平都會歸納為分數的一部份。當了解理性與感性的分別,就要更加清晰去處理,不能因為有人請吃飯,「感性親近」而做出一個誇張的報道。

美食評論,聲勢最強莫過於米芝蓮與世界50強餐廳,評分標準都有自己的一套,喜歡與否是見仁見智。相對於兩大食評,我更喜歡一種親民的味道。檳城的福建蝦麵、台北老派的日式鰻魚飯、上海巷弄的雲吞,都是簡單直接,不能夠複製的感性與理性味道。

原產就是正宗,長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口味就有分別。孟子說:「口之於味,有同嗜焉」。對於味道無分國界,特別是現代地域交往頻繁,廚師之間的交流多,地域口味拉近,找食材沒難度,味道就更加靠近「正宗」!「接受度」每個人都不同,同一樣的食物,有人吃一口就喜歡,有人永世不吃。有開放的心,味道包容自然會高。

隨心而行,隨遇而安,是品「味」的最基本,隨緣自在說再見!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
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