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政府在2019年12月13日所發表的《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被界定為貧窮人口的市民有140.6萬人,創新高。(香港總人口大概750萬人)一個四口家庭每個月總收入21000元就屬於貧窮。這個界定採用的是絕對收入,其實筆者認為是否貧窮不應該看絕對數字,應該看一看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就是經濟學一個量度方法,還有多少剩餘的錢可以消費。
在香港,如果我們把一個家庭的收入減去了房屋的消費,包括租金,或者樓宇按揭的費用,減去直接稅收(例如薪俸稅),得出剩餘的消費能力,很容易發覺最貧窮的應該是中產階級。
假設一對大學畢業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兩個人的總收入一個月六萬元,(遠遠高於香港政府所說的貧窮線,21000元)居住一個600方呎私樓,租金三萬元,減去稅收大概9000元,剩下可供消費的一個月只有20000元,兩個孩子的補習可能已經接近一萬元,剩下一萬元扣減交通費用,可供消費的金錢,相信三餐都有問題。
所以香港大學生畢業之後第一件事做的就是申請公屋,可惜香港只有31%的家庭居住在政府資助的樓宇。有很多香港朋友一份工作收入不夠家庭支出,需要兼職,或者兩份工作。甚至打散工,不用報稅,爭取申請公共房屋。
如果香港把貧窮線建立在:收入扣減房屋費用,稅收和交通費,貧窮人數將會驚人。這個現象就是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根源。所以貧窮線應該和市民的可供消費金錢做一個比較。政府應該以這個為目標,制定政策,香港才會是一個樂土!
金利通科技主席兼執行董事
洪集懷
法律同音——在香港甚麼是貧窮
其他
更多- 法律同音——社會責任和公眾利益2021-02-25
- 法律同音——香港抗疫有待改進2021-02-18
- 法律同音——西方不亮東方亮2021-02-11
- 法律同音——孝悌之人不欺童叟2021-02-04
- 法律同音——香港失業問題2021-01-28
- 法律同音——在香港甚麼是貧窮2021-01-21
- 法律同音——大灣區人才流動2021-01-14
- 法律同音——當生命遇見試探2021-01-07
- 法律同音——疫症的啟發2020-12-31
- 法律同音——獅子山下最艱難會過去2020-12-24
- 法律同音——這是你的第幾次婚姻?2020-12-17
- 法律同音——「second to none」是甚麼?2020-12-10
- 法律同音——香港愛國知多少2020-12-03
- 法律同音——法律和道德2020-11-26
- 法律同音——中美文化巡禮 美國人有多愛國2020-11-19
- 法律同音——競業禁止(二)2020-11-12
- 法律同音——股民的無奈2020-11-05
- 法律同音——競業禁止2020-10-29
- 法律同音——疫情帶來啟示2020-10-22
- 法律同音——香港有房屋政策嗎?2020-10-15
- 法律同音——海外法律陷阱 留學生須注意2020-10-08
- 法律同音——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2020-09-24
- 法律同音——香港再一次抖擻上路2020-09-17
- 法律同音——商業合同的司法屬地2020-09-10
- 法律同音——司法權2020-09-03
- 法律同音——港商必須北望神州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