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昆蟲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遜曾說:「如果昆蟲消失,那麼幾乎所有開花植物和它們賴以生存的食物網也會消失。這種損失將導致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人類也將無法生存。」所以這位「生物多樣性之父」在有生之年疾呼——留下「半個地球」給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吧!
歷史告誡我們,地球生命已歷經五次生物多樣性大規模「滅絕」,如果不是遠古的化石或塵封的岩畫,我們甚至不知道有些物種「曾經來過這世界」。問題是:還要經歷「第六次」嗎?抑或已經「身在其中」?
所幸,人類已深刻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在ESG體系及發展趨勢中,生物多樣性相關議題正日漸受重視。例如MSCI的ESG評級在環境層面自然資源議題下,涵蓋了「生物多樣性及土地使用」這一關鍵指標;FTSE Russell(富時羅素)ESG評級在環境層面,也將生物多樣性納入,作為重點議題之一;自2019年起,CDP(碳訊息披露項目)在問卷中逐步引入生物多樣性相關內容,並首先從與之具有直接關聯及影響的行業入手進行分析與評估……
去年,本港已有能源公司率先發表《氣候相關及自然相關指導文件》,成為首間以文件回應「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框架的企業,幫助持份者了解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對業務營運的影響。當然,更期望「用行動引領更多行動」,促進更多企業重視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密切關聯。
一年之計在於春,萬物生長的大自然才是天下最美;當我們愈來愈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時,請不要忘記,還有數以百萬計的物種,也只有地球這一個家園。
楊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