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坤 - 寶貴一課|氣定乾坤

「爸爸,我不想和那個人坐在一起,他身上有味道」……想像一下,如果在熙攘的車廂,有汗浸衣衫的基層工友或是外籍勞工相鄰而坐,身為父母者,該如何回應孩子的童言無忌?

有一位父親的答案是這樣的:「你知道那人身上是甚麼味道嗎?也許,是一個人每天工作了14個小時的味道;是他們做了我們都看不起的工作的味道;是一個人非常想念家人的味道……」

雖是小事一則,但其中的道理卻對天下孩子和父母都是寶貴一課。教育,從來貴在不僅言傳、更要身教;今天在幼小的心田栽下甚麼種子,他日就會結出甚麼果實。

同樣的道理舉一反三,如今我們努力推動環保、為下一代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我們用行動影響行動,引領下一代共同參與其中,讓孩子們看到、知道我們正做着一項偉大的事業。

久久為功、定有所成;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以下兩位中五女生,鍾同學和楊同學的小故事,就是令人心生欣慰和希望的好例子……

她們在校園生活觀察到,同學們每天午膳產生大量廚餘,留之無用棄之可惜,能如何善加利用呢?經過一番資料搜集,她們發現,原來廚餘能夠通過光合細菌和厭氧細菌進行分解,繼而在缺氧環境下發生代謝作用以產出氫氣,氫氣又能轉化成能源。可問題又來了:如何才能找到厭氧細菌?於是,兩人做了一般同齡人不肯做的事——忍着惡臭從溝渠內挖取污泥,再拿到實驗室加工,以採集足夠的厭氧細菌!

就這樣一次次採集、一次次失敗之後再嘗試,她們終於得出實驗結果:每100克廚餘能產生140毫升氫氣,每公斤氫氣能產生33.33度能量;如此類推,假設每天可處理100噸廚餘,每年便可產生153,300度電,足夠約50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同時有助每年減少約85,000公斤碳排放……她們研發的產氫發電裝置更在不久前的「環保智慧能源大賽」中奪得中學組二等獎。

其實,兩位中五女生何嘗不是以嬌小的身軀在「溝渠下、污泥裏」,為我們也上了寶貴一課!謝謝孩子們!與我們分享心中的綠色未來。你們的夢想,也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楊松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