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令環球股市顯著下挫,估值回落至近年低水平,不少本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管理層,紛紛回購股份或在市場增持。但散戶投資者要注意的是,回購股份以及增持股份,技術上其實有很大差別。
前者指上市公司動用自己的資金,在市場購入公司股份,完成後有兩種方法處理,第一就是回購後註銷股份,由於流通股份因而減少,理論上有助提升每股盈利。另一種做法就是把回購股份作為儲備,並不會提升每股盈利,惟過程中或會對股價帶來短暫支持。
從對上市公司股價利好角度而言,控股股東、大股東(即持有本港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股權的股東),或上市企業最高管理層,亦有一些是通過行使認股權,從而達到增持股份效果。雖然上述兩種情況,理論上不會提升上市每股盈利,因為沒有股份被註銷,上市公司總發行股份數目不變。但上述情況會被市場解讀為,利好股價未來走勢信號,原因是真金白銀用「自己錢」,在市場增持股份,而並不是「使公司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本港上市企業估值回落至近十年以來最低水平,因此不少本港上市企業控股股東,接二連三在市場增持。當中最為矚目,當然是長和系資深顧問李嘉誠和主席李澤鉅,先後連番增持長和(001)和長實集團(1113)。
超人父子屢購長和長實
由於投資市場氣氛低迷,股價處於較低水平,控股股東市場增持,既可穩定市場信心,亦可穩定股價表現,做法實在相得益彰。
根據現行上市條例《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上市公司董事增持,亦要面對很多掣肘。例如得悉有關上市公司內幕消息,年度業績發佈日前60日內,或有關財政年度結束日起公佈業績當日,以及公佈季度業績或半年度業績前30日,上述情況都不可以買賣上市公司股份。
除此之外,根據本港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中規定「2%自由增購權」限制,持股量介乎30%至50%的上市公司股東,每12個月只可以增持有關上市股份不多於2%。
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即使不是定海神針,也最少是支強心針。放寬股東增持限制,看來是利多於弊。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几
「頭」「几」主義——放寬增持限制利多於弊
其他
更多- 「頭」「几」主義——大市急升尋落後股2021-01-20
- 「頭」「几」主義——盈富停買制裁股影響微2021-01-13
- 「頭」「几」主義——紐交所除牌「彈弓手」2021-01-06
- 「頭」「几」主義——新經濟巨企政策風險大2020-12-30
- 「頭」「几」主義——半新股熱炒要注意甚麼?2020-12-23
- 「頭」「几」主義——藍月亮前景亮麗2020-12-16
- 「頭」「几」主義——京東健康爆升有理2020-12-09
- 「頭」「几」主義——中概股勢加速回流2020-12-02
- 「頭」「几」主義——Tesla納標指勢瘋炒2020-11-25
- 「頭」「几」主義——染藍升勢不似預期?2020-11-18
- 「頭」「几」主義——美股勁升反映憧憬2020-11-11
- 「頭」「几」主義——螞蟻煞停阿里遭殃2020-11-04
- 「頭」「几」主義——iBond螞蟻非抽不可?2020-10-28
- 「頭」「几」主義——阿里整合如虎添翼2020-10-21
- 「頭」「几」主義——港金融中心地位超然2020-10-14
- 「頭」「几」主義——特朗普染疫失民心2020-10-07
- 「頭」「几」主義——阿里表現跑贏大市2020-09-30
- 「頭」「几」主義——滙控遷冊恨錯難返2020-09-23
- 「頭」「几」主義——螞蟻上市進入直路2020-09-16
- 「頭」「几」主義——農夫百勝上市攻略2020-09-09
- 「頭」「几」主義——科指ETF亂象大揭秘2020-09-02
- 「頭」「几」主義——在美華企寸步難行2020-08-26
- 「頭」「几」主義——美團為何大熱倒灶?2020-08-19
- 「頭」「几」主義——電動車未量產先炒上?2020-08-12
- 「頭」「几」主義——滙控低處未算「底」2020-08-05
- 「頭」「几」主義——電動車股估值過高?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