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六日北京下了今年第一場雪,我在網上看到一張相片,是北京東城區的雍和宮大街,一位市民正騎着單車趕路。我望着這張照片,突然記起自己三十五年前曾經到過雍和宮大街,而且還記得那裏空氣的氣味。
外國人喜歡說雷雨過後在室外聞到的空氣是最清新的,有種頗特別的氣味,在香港有時也聞得到,特別是有煙霞的日子。但其實,那不過是臭氧Ozone的氣味。大氣從最接近地面的對流層到上一層的平流層都含有臭氧,高層的臭氧會阻擋從太陽而來的紫外光,能保護地面的生物,是個好東西。不過,雷雨可以打穿兩個流層之間的分隔,上層的臭氧會被推到地面來。雷雨又會激發電流導致一氧化氮的產生,一氧化氮跟臭氧作用造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空氣中的懸浮粒子結合生成煙霞,而煙霞含有刺激人類呼吸系統和眼睛的物質,對人是有害的。
氣味召喚回憶。我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南加州夏入秋Indian Summer傍晚空氣中,桃子南瓜杏子懸鉤子黑醋栗玫瑰茉莉小蒼蘭百合燒木氣味。我又記得八十年代中期盛夏,在北京大清早起牀,跑到車站去參加當地旅行團時瀰漫街頭巷尾的汽車電油氣味。但我最記得的是七十年代舊式長廊型公屋,農曆年三十晚時各家各戶門口燒香混和炒團年餸菜飄散一整條走廊的氣味。
陳家强
科普空間——空氣的氣味
其他
更多- 陳家强 - 大師也是人|科普空間2022-07-01
- 陳家强 - 早給孩子感官刺激|科普空間2022-06-24
- 陳家强 - 正是機器的脈衝|科普空間2022-06-17
- 陳家强 - 讓小孩子認識生命|科普空間2022-06-10
- 陳家强 - 拉小提琴的速度|科普空間2022-06-02
- 陳家强 - 啟德機場|科普空間2022-05-27
- 陳家强 - 元素周期表|科普空間2022-05-20
- 陳家强 - 不懼與眾不同|科普空間2022-05-13
- 陳家强 - 坦蕩蕩老下去|科普空間2022-05-06
- 陳家强 - 靚叉燒的科學|科普空間2022-04-22
- 陳家强 - 後 COVID-19|科普空間2022-04-15
- 陳家强 - 第九個C|科普空間2022-04-08
- 陳家强 - 背咗當識咗|科普空間2022-04-01
- 陳家强 - 說蟹|科普空間2022-03-25
- 陳家强 - 我城和春天有個約會|科普空間2022-03-18
- 陳家强 - 思在瘟疫蔓延時|科普空間2022-03-11
- 科普空間|病毒 借來的生命 - 陳家强2022-03-04
- 科普空間|與病毒共存 - 陳家强2022-02-25
- 科普空間|科教目的 - 陳家强2022-02-18
- 科普空間|雪與冰 - 陳家强2022-02-11
- 科普空間|惻隱之心 - 陳家强2022-02-04
- 科普空間|求新 - 陳家强2022-01-28
- 科普空間|醫護有情 - 陳家强2022-01-21
- 科普空間|生活中的重複2022-01-14
- 科普空間|以科學之名行騙2022-01-07
- 科普空間|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