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由黨爭取消費券多年,以往政府一直以紙本消費券有被偽冒風險、行政費高等理由回絕。至二○一九年九月,「黑暴」對各行業造成打擊,我們有感政府抗拒消費券,便退而求其次,率先建議向每名市民發放一萬元現金。
其後感謝司長接納建議,於二○二○年中推出「現金發放計劃」。只可惜當時碰上第三波疫情,政府實施限聚令,包括禁晚市堂食、勒令十多類處所停業等,市民減少外出消費,將錢留在戶口,因而影響了派錢對刺激消費的作用。
去年初,我再參考澳門發消費卡經驗,具體建議透過八達通卡等電子媒介,分期向市民提供總額五千元電子消費券,解決政府對紙本消費券的疑慮。在此要再感謝司長從善如流,推出電子消費券計劃。記得計劃公佈之初,社會上還有不少質疑聲音,我也曾幫手在不同媒體解說。現在,事實勝於雄辯,消費券對提振經濟以至改善民生的效果已毋須多言,有評論甚至認為這是政府的最大德政。
當前香港正受第五波疫情衝擊,政府再禁晚市堂食及命十五類處所關閉,致商場和街上人流大減,「水靜河飛」,飲食、零售批發、交通運輸等業界及周邊行業又遭重創。同時我們已難望香港與內地短期內恢復通關,市況勢將回落。在此非常時期,我認為政府是應該「加碼」再推五千至一萬元電子消費券,以興旺市道,讓眾業界和市民同渡時艱。
邵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