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輝 - 環保工作勿只捨近求遠|家輝講場

近期社會關注的「發泡膠箱圍城」問題,不僅困擾市民,也困擾我們批發零售業界。早於月前我首先接到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等業界朋友反映,第一時間聯絡環境局和食環署,可惜當局至今仍未妥善解決問題。

據業界估計,每日約有十二萬個裝載蔬菜等貨物的發泡膠箱從內地到港,重達四十八公噸。以往該等發泡膠箱會運回內地重複使用,但疫情下內地為防病毒傳播,已禁止運返。影響所及,除了令業界進口經營成本增加,更引致有大量發泡膠箱滯留在批發市場、街市、行人路等地方,對附近交通、行人、衛生、消防等帶來憂患。

發泡膠箱具有重量輕、防撞、保溫保濕、低成本等特點,普遍用作鮮活食品入口及運輸外包裝材料,目前難有替代品。正由於有實際需要,當局即使票控阻街,也非對症下藥方法。

按政府數字,食環署平均每日清理約四至五萬個發泡膠箱,而環保署縱然聯繫本地回收商加大回收處理能力,每日亦只可回收處理約七公噸。換言之,仍有很大部份發泡膠箱未獲處理。

而且所清理的發泡膠箱最終多落到堆填區,破壞生態環境,而回收再造其他物料亦成本甚高。所以歸根究柢,重用才是最節省資源、最具成本和環保效益的上上之策。特區政府應著力與內地磋商,制訂妥善消毒和清洗方法,以冀早日恢復將發泡膠箱運回內地重用的安排。

近年當局對於環保諗頭多多,諸如綠色運輸、生產者責任、垃圾收費、膠袋徵費等,不一而足,近期除了擬禁用膠刀叉,又想禁用外賣盒,令業界懷疑有否同類替代品。環保固然支持,亦應實事求是,平衡現實情況,更勿患上「遠視」症,只顧拋出林林總總遠景藍圖,卻偏偏對眼前問題等閒視之。
邵家輝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