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人要搶機票到美國接種新冠疫苗時,香港人卻享有全民「大抽獎」等「谷針」活動。雖然有很多利誘因素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但港人打針的意欲暫時仍不高,當中涉及市民對政府及疫苗缺乏信心外,還有甚麼原因呢?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卡尼曼和特維斯基的研究發現,人們經常出現「可得性偏差」、「不驗證性偏誤」和「樂觀的可能性偏差」等錯誤的心智模式。他們依靠本能直覺去理解事情,結果帶來錯誤的後果。
以新冠疫苗的副作用來說,人們從新聞得知可能的死亡和入院個案,卻忽略了新冠疫苗與一般疫苗的副作用和死亡率比較,以及每天的死亡率與接種新冠疫苗的關係資訊。再加上未能證實又廣泛流傳的「陰謀論」,就認定新冠疫苗存在高風險,這已是「可得性偏差」的影響。
當市民對政府長期缺乏信任,更不願相信當中的「積極證據」而動搖個人的信念,這就是「不驗證性偏誤」。在確診個案回落,甚至持續多日「零確診」下,愈多市民相信自己不會被感染、病毒致死機會低,這就是「樂觀的可能性偏差」。
雖然世事荒謬,但以情緒化的態度應對各種衝突,可能令自己墮進更不利的處境。想減少人生的錯誤決定,不需「聖人賢君」打救,只要提升思維模式,減少跌落心理陷阱就有希望。
張慧慈
慧眼看世界——心理思維陷阱
其他
更多- 張慧慈 - 來自未來的信|慧眼看世界2023-01-18
- 張慧慈 - 環保不是賺錢的藉口|慧眼看世界2023-01-11
- 張慧慈 - 兔年透視|慧眼看世界2023-01-04
- 張慧慈 - 突破創意的年代|慧眼看世界2022-12-28
- 張慧慈 - 球王的修煉|慧眼看世界2022-12-21
- 張慧慈 - 道德感低的危機|慧眼看世界2022-12-14
- 張慧慈 - 沒有僥倖的未來|慧眼看世界2022-12-07
- 張慧慈 - 80億人口的未來|慧眼看世界2022-11-30
- 張慧慈 - 孩子考試關誰的事?|慧眼看世界2022-11-23
- 張慧慈 - 加密貨幣是騙局?|慧眼看世界2022-11-16
- 張慧慈 - 智慧城市的體驗|慧眼看世界2022-11-09
- 張慧慈 - 印裔崛起|慧眼看世界2022-11-02
- 張慧慈 - 幽默的藝術|慧眼看世界2022-10-26
- 張慧慈 - 快樂教育的不足|慧眼看世界2022-10-22
- 張慧慈 - 只升不跌的投資|慧眼看世界2022-10-12
- 張慧慈 - 挽救樓市能吸引人才|慧眼看世界2022-10-05
- 張慧慈 - 全面多行幾步|慧眼看世界2022-09-28
- 張慧慈 - 愛排隊心態|慧眼看世界2022-09-21
- 張慧慈 - 通脹與通縮|慧眼看世界2022-09-16
- 張慧慈 - 英女皇之後|慧眼看世界2022-09-14
- 張慧慈 - 轉型先轉大腦|慧眼看世界2022-09-09
- 張慧慈 - 孩子不能天生天養|慧眼看世界2022-09-07
- 張慧慈 - 鍛煉軟技巧|慧眼看世界2022-09-05
- 張慧慈 - 星鏈時代新佈局|慧眼看世界2022-09-02
- 張慧慈 - 慈母多敗兒|慧眼看世界2022-08-31
- 張慧慈 - 最怕定錯位|慧眼看世界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