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 一生樓奴|慧眼看世界

內地各省市為了挽救樓市,除了「送戶籍」、「送工作」、「送學位」、「嚴打惡意不買樓」外,還有地方政府試探式推出「四十年按揭」,期望市民能回復投入樓市的信心。可是,愈來愈多人不願生育,內地又缺乏「逆按揭」的養老計劃,願意冒險負上一生樓債的人,可能日漸減少。

常說「前半生為地產公司打工,後半生為銀行打工」,若沒有「父幹」,需靠自己努力賺錢買樓的人,前半生要儲首期,後半生就要還按揭。但真正的事實是,個人或房地產企業,一直以來也為銀行打工。長遠來說,無論經濟順逆,銀行都立於不敗之地,為甚麼?

近年,有很多內地房地產企業遇到資金周轉的問題,有些更出現「暴雷」的新聞。相反,大型內地銀行,例如工行、建行和農行等,仍是持續賺大錢,跑贏大市。地方政府靠賣地增加庫房收入,地產商向銀行貸款投地建樓,市民借按揭向房地產公司買樓。市道好的日子,政府、地產商和銀行都有豐富收益,市民卻要背負樓債;當市道不好,地產和個人無力還款時,銀行便沒收土地和房產。在「個人破產法」尚未全國推行的情況下,銀行仍是大贏家。

其實,操控土地供應,並以按揭來透支未來的「玩法」,日本已證明了會大傷元氣。在大熊市的開始,相信只有勇者,才無懼入市。
張慧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