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國求職網站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後悔比例」最高的學系分別是新聞系、社會學、人文通識、傳播學、教育學、行銷管理和研究、醫療與臨牀協助等。如果能讓他們再選一次學科,「最不後悔比例」的是電腦資訊科學、犯罪學、工程學、護理、健康、商業經營管理、金融學等。當中反映美國大學畢業生選科的傾向,還是以薪酬回報為優先考慮的因素。
有趣的是香港尖子最喜歡的醫科,在美國大學生眼中卻三甲不入;過往一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專業,例如律師或會計師,今天已逐漸變成二線的選擇。雖然美國作為較多元發展的社會,工作選擇比一向重視金融服務業的香港多,可是美國的大學生選科傾向仍相當功利。
其實對職場有幫助的專業技能,諸如人工智能和編程技術,甚至是溝通管理軟技巧,坊間的課程早就跑得快過大學。如果年輕人選科只考慮日後工作的薪金,不以自己的天賦、興趣及能力入手,有機會因志趣不合而影響投入職場的自信。
張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