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長期病患者認為運動是不可能的,其一是健康問題,其二恐身體承受不來。其三是疫情下,不少患者不敢外出,謝絕社交及公眾活動,令他們更缺乏活動機會,甚至整天在家坐或躺。另外,很多政府及社福機構十分審慎,不輕易舉行活動;以筆者所屬組織為例,為避免感染風險,中心服務仍未全面恢復,許多興趣班暫停,因此較被動的患者不會主動尋求運動的機會。
運動本來並非難事,因此我們要將運動轉化為意識,變成習慣,才可享受好處。首先,大家別將運動當成繁複的事情,簡單如換上運動鞋,到街上散步走一圈,或在家中坐着做毛巾操,已是運動的第一步。之後才漸漸增加運動難度及耐性,最重要量力而為。
我們要破除錯觀念,如以為運動量少便沒用。其實只要肯動一動,絕對比久坐為好。就算只在走廊來回踱步,或在家坐着舉水樽等,如能每天堅持,已有想像不到的運動量,勿以事小而不為。筆者常鼓勵病友和陪伴一起慢慢行樓梯,發現慣於鍛煉的病友,不會常喘氣,而且較有耐力;至於較少運動的病友,最初只走幾步已相當疲憊,持之以恆幾個月後便有明顯改善,令他們十分振奮。
認識運動的好處,增加推動力。有些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面對肌肉流失、骨質疏鬆及關節疼痛等毛病,其實做做運動及聽取專業意見,可改善這些問題。運動可令情緒更積極,擺脫悶懨懨的感覺,身心也像煥然一新。
運動就是免費的物理治療,門檻亦低,何樂而不為?若要推辭,何患無辭,就看自己有多重視健康了。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聯盟之聲——運動意識比運動更重要
其他
更多- 袁少林 - 中暑釀嚴重後遺症|聯盟之聲2022-08-05
- 袁少林 - 久病難醫有原因|聯盟之聲2022-07-22
- 袁少林 - 基層醫療是保健良藥|聯盟之聲2022-07-08
- 袁少林 - 接近四成長者骨質疏鬆|聯盟之聲2022-06-24
- 袁少林 - 戴口罩是限制抑或保護措施?|聯盟之聲2022-06-10
- 袁少林 - 捐贈器官 救人積福|聯盟之聲2022-05-27
- 袁少林 - 自助組織共用中心|聯盟之聲2022-05-13
- 袁少林 - 疫情放緩 勇敢展開新生活|聯盟之聲2022-05-06
- 袁少林 - 癌病人使用西藥與草藥宜忌|聯盟之聲2022-04-29
- 袁少林 - 增撥中醫資源|聯盟之聲2022-04-01
- 袁少林 - 疫情之下 精明自救|聯盟之聲2022-03-18
- 聯盟之聲|長期病患 受感染處理方法 - 袁少林2022-03-04
- 聯盟之聲|為癌童建立完善復康路 - 袁少林2022-02-18
- 聯盟之聲|病人變助人者 - 袁少林2022-02-04
- 聯盟之聲|與時並進 病人組織投身數碼化時代 - 袁少林2022-01-21
- 聯盟之聲|學習接受 疫情新世界2022-01-07
- 聯盟之聲|重病患者買藥哀歌2021-12-31
- 聯盟之聲——冬季防疫防病避免入院2021-12-17
- 聯盟之聲——打第三針對抗變種新冠病毒2021-12-03
- 聯盟之聲——及早預防糖尿病來襲2021-11-19
- 聯盟之聲——別吝惜讚賞醫護人員2021-11-05
- 聯盟之聲——中大藥劑學院 守護港人健康30年2021-10-22
- 聯盟之聲——醫護延遲退休 未必可留人才2021-10-08
- 聯盟之聲——共同醫治模式 有賣豬仔之嫌?2021-09-24
- 聯盟之聲——吸煙禍及自己與妻兒2021-09-10
- 聯盟之聲——網購保健品是否安全?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