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醫管局宣佈讓原定六十歲退休的員工可延至六十五歲,護理職系亦會增設「副顧問護師」職級,讓護士可有多一個晉升階梯,既可讓他們有持續發展的機會,同時也是挽留人才的手段之一。以上種種,皆是德政。以延遲退休年齡為例,很多六十歲的人士仍然有心有力,加上富於經驗,以不影響年輕人晉升為條件下,留住他們絕對有利。增設晉升階梯也能鼓勵護士進修,從而提升服務水平。但從整體留住人手的角度看,這些政策未必有很大幫助—首先是移民潮可能令大量人才流失,另外醫管局一大弊病是工作量龐大,以上誘因未必可彌補醫護人員減失。
近日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便發佈二〇一九年的調查,訪問了五百一十四名年輕醫生,結果顯示逾七成受訪醫生過度勞累,大部份疲勞原因與工作及病人相關。就筆者多年來所見,不管年齡,很多醫護人員也充滿熱誠;但年輕一輩已經這樣疲勞,憑熱血可以捱多久呢?誠然在公營醫療服務有更多空間接觸新個案、鑽研醫術技巧及進行教學。但要是純為求財或稍為舒適,於私營市場可賺得更多,醫管局還可如何留下人才?
筆者及同工經年曾經多渠道提及,建議政府提升本地醫科生及其他醫護人員學額,長遠持續增加人手。醫護培訓的時間比其他專業漫長,要以十年倍計的時間,才可讓香港有充足的醫療界人手。同時醫管局也要留住有經驗的醫護人員,以舊帶新,勿要造成斷層。當然,引入合資格的海外醫生只應是配合人手不足的措施。
各個發達城市的醫療負擔亦相當龐大,香港也不例外;但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是政府的職責,既然目前有九成人口使用公營醫療,顯示市民對公營醫療的信任,當局應落力改善醫療架構,把病人推到私營市場只是權宜之策。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
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香港中文大學 藥劑學院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聯盟之聲——醫護延遲退休 未必可留人才
其他
更多- 袁少林 - 自助組織共用中心|聯盟之聲2022-05-13
- 袁少林 - 疫情放緩 勇敢展開新生活|聯盟之聲2022-05-06
- 袁少林 - 癌病人使用西藥與草藥宜忌|聯盟之聲2022-04-29
- 袁少林 - 增撥中醫資源|聯盟之聲2022-04-01
- 袁少林 - 疫情之下 精明自救|聯盟之聲2022-03-18
- 聯盟之聲|長期病患 受感染處理方法 - 袁少林2022-03-04
- 聯盟之聲|為癌童建立完善復康路 - 袁少林2022-02-18
- 聯盟之聲|病人變助人者 - 袁少林2022-02-04
- 聯盟之聲|與時並進 病人組織投身數碼化時代 - 袁少林2022-01-21
- 聯盟之聲|學習接受 疫情新世界2022-01-07
- 聯盟之聲|重病患者買藥哀歌2021-12-31
- 聯盟之聲——冬季防疫防病避免入院2021-12-17
- 聯盟之聲——打第三針對抗變種新冠病毒2021-12-03
- 聯盟之聲——及早預防糖尿病來襲2021-11-19
- 聯盟之聲——別吝惜讚賞醫護人員2021-11-05
- 聯盟之聲——中大藥劑學院 守護港人健康30年2021-10-22
- 聯盟之聲——醫護延遲退休 未必可留人才2021-10-08
- 聯盟之聲——共同醫治模式 有賣豬仔之嫌?2021-09-24
- 聯盟之聲——吸煙禍及自己與妻兒2021-09-10
- 聯盟之聲——網購保健品是否安全?2021-08-27
- 聯盟之聲——Delta肆虐因傳播力高2021-08-13
- 聯盟之聲——奧運精神 決不放棄2021-07-30
- 聯盟之聲——運動意識比運動更重要2021-07-16
- 聯盟之聲——接種疫苗的迷思2021-07-02
- 聯盟之聲——疫症下社區藥劑師的角色2021-06-18
- 聯盟之聲——公院增假日服務是否有效?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