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湊巧幾位朋友的家人都需要看醫生或入院,有病人最終康復,亦有病人於醫院離世,但朋友們都不約而同稱讚醫護人員盡心盡力。筆者聽了,固然為醫護人員寬慰,但也提醒朋友們,何不向醫護人員直接表達心意?
固然,偶有投訴個別醫護人員態度欠佳的個案,但出心出力的始終佔多數。數月前筆者因病住了二十一天醫院,衷心感謝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但並非所有人在病榻中亦有心思觀察身邊的人與事,於是遺忘多謝照料病榻的醫生、護士及工作人員。
事實上,很多醫護人員亦對病人及家屬留下印象,以專科為例,由檢查、診斷、治療到康復,動輒以年計,彼此亦變熟稔。有時候病人撒手塵寰,但離世前獲得悉心照料,由醫護人員陪伴走完最後一段路,對家屬而言是無可比擬的安慰。另一方面,專職醫護人員如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與病人相處的時間亦長,他們細心的服務也令病人受惠至深。
然而香港人較為內斂,或怕麻煩,於是較少向醫護人員答謝。其實最簡單便是當面向醫護人員說聲感激,或以致謝信件方式答謝。稍為花心思的,以感謝卡道出心聲亦可;當然也有人送上錦旗、紀念牌等,對收到的醫護人員來說,他們感受到的並非物件的價值,而是背後的意義。
收到病人或家屬的答謝後,診所或院方會把感謝卡張貼於當眼處,或於會議時讚揚相關同事;這些片言隻語,對醫護人員而言是極大的鼓勵。本地醫療工作一向繁重,特別是疫情期間更為難捱,因此簡單幾句感謝話語,可讓醫護人員知道自己的辛勞是被看在眼內的,可更鞏固對病人的愛心與專業。
遇上好人好事,送上一句讚美,社會自然變得和諧。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香港中文大學 藥劑學院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聯盟之聲——別吝惜讚賞醫護人員
其他
更多- 袁少林 - 自助組織共用中心|聯盟之聲2022-05-13
- 袁少林 - 疫情放緩 勇敢展開新生活|聯盟之聲2022-05-06
- 袁少林 - 癌病人使用西藥與草藥宜忌|聯盟之聲2022-04-29
- 袁少林 - 增撥中醫資源|聯盟之聲2022-04-01
- 袁少林 - 疫情之下 精明自救|聯盟之聲2022-03-18
- 聯盟之聲|長期病患 受感染處理方法 - 袁少林2022-03-04
- 聯盟之聲|為癌童建立完善復康路 - 袁少林2022-02-18
- 聯盟之聲|病人變助人者 - 袁少林2022-02-04
- 聯盟之聲|與時並進 病人組織投身數碼化時代 - 袁少林2022-01-21
- 聯盟之聲|學習接受 疫情新世界2022-01-07
- 聯盟之聲|重病患者買藥哀歌2021-12-31
- 聯盟之聲——冬季防疫防病避免入院2021-12-17
- 聯盟之聲——打第三針對抗變種新冠病毒2021-12-03
- 聯盟之聲——及早預防糖尿病來襲2021-11-19
- 聯盟之聲——別吝惜讚賞醫護人員2021-11-05
- 聯盟之聲——中大藥劑學院 守護港人健康30年2021-10-22
- 聯盟之聲——醫護延遲退休 未必可留人才2021-10-08
- 聯盟之聲——共同醫治模式 有賣豬仔之嫌?2021-09-24
- 聯盟之聲——吸煙禍及自己與妻兒2021-09-10
- 聯盟之聲——網購保健品是否安全?2021-08-27
- 聯盟之聲——Delta肆虐因傳播力高2021-08-13
- 聯盟之聲——奧運精神 決不放棄2021-07-30
- 聯盟之聲——運動意識比運動更重要2021-07-16
- 聯盟之聲——接種疫苗的迷思2021-07-02
- 聯盟之聲——疫症下社區藥劑師的角色2021-06-18
- 聯盟之聲——公院增假日服務是否有效?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