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林 - 幼兒長者易染肺炎鏈球菌|聯盟之聲

根據衛生署數據,肺炎是本港第二大殺手,二〇〇九至二〇一九年間發病率為每十萬人有一點七至二點九人,以五歲以下和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士最高危。肺炎鏈球菌可引起鼻竇炎、中耳炎、肺炎,上述兩個群組患上侵入性肺炎鏈球菌疾病後,病情通常較嚴重,或出現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如腦膜炎、菌血症及敗血病等。由於肺炎鏈球菌能存活於人體的鼻及咽喉,即使是健康人士也可以是帶菌者,因此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預防自己及身邊人遭到感染。

有患者以為患過肺炎鏈球菌疾病後,日後有免疫力。事實是肺炎鏈球菌有逾百種血清型,即使患上某一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感染,亦未必能對其他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產生免疫力。此外,肺炎鏈球菌感染一般以抗生素治療,但此病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正逐漸增加,因此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比治療更為重要。

本地的建議是,兩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包括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應先注射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一年後再接種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多醣疫苗,便可獲最佳免疫反應。要注意的是,長者建議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亦即「左流右肺」,同一日內在不同手臂注射,因繼發性細菌性肺炎是導致流感患者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凡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可參與政府疫苗資助計劃,獲資助接種十三價疫苗或二十三價疫苗,市民可向醫生查詢或參詳衞生防護中心的網站。

另外,肺炎鏈球菌疫苗亦可與二〇一九冠狀病毒病疫苗同時接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身體約需兩周產生抗體;冬天是流感高峰期,市民宜及早接種疫苗,於高危時期便可獲充足保護。

周睿博士(中文大學藥劑學院高級講師)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中文大學藥劑學院30周年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聯盟之聲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