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士不但有較高風險患上糖尿病,更有可能出現關節及脂肪肝問題,影響日常生活,所以不少人都希望盡快改善體重。其實,肥胖人士不一定要把體重降回正常水平才能感受到減重所帶來的良好變化,例如有些肥胖人士減去體重約5%已有輕鬆感,這樣能令他們更投入及更有動力地繼續實踐減重計劃。
同樣地,不少糖尿病患者也很害怕見醫生或營養師,因他們要遵從低糖、低油及低澱粉物質的飲食習慣,覺得很沒趣味。不過,糖尿病患者其實也可嘗試替代形式的飲食,即如果今天不小心吃了一件蛋糕,晚餐就要減少吃飯,把「限額」分配。同時,糖尿病患者應測試身體會對哪些食物產生較高血糖反應,以了解自己應避免或減少進食哪些食物。
除了飲食習慣外,運動亦佔有不可分割的角色。研究發現,運動後的胰島素抗衡情況有所改善,胰島素功能得以提升,但此效果只維持約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時,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每星期進行一百五十分鐘運動,每隔四十八個小時就要進行三十分鐘運動,以維持此效果。
最後一提的是藥物治療,傳統糖尿病藥物(如Insulin、Sulphonylurea)會增加體重,而有些新一代糖尿藥物(如 SGLT-2i、GLP-1 RA)則在降低血糖水平之外,同時有降低體重的效果,當患者感到體重下降而活得比以前輕鬆時,就會更願意改善生活習慣,得到長遠的好處。
袁美欣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