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能 - 天然氣亂局不休|大行晨報

歐洲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自俄羅斯及烏克蘭爆發衝突後,歐盟為制裁俄羅斯,宣佈減少對方包括原油等商品的進口量,以降低俄國於外貿上的收入。而俄方亦進行反制,宣佈因維修原因無限期暫停經北溪一號管道輸天然氣送到歐洲國家,及後北溪管道系統遭受破壞而洩漏,令地緣局勢進一步升級。雖然指現時歐盟區內的天然氣存量應足以應付冬季所需,但只泛指民生所需,消耗量龐大的工業用電一直未獲得保證,對依賴工業的歐洲經濟或會造成嚴重打擊。現時區內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及意大利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已經跌至收縮區域,而預期冬季的情況將會更為嚴峻,並將拖累整體經濟的發展。

歐洲深明坐以待斃並非良策的道理,故此在俄烏局勢初期,便開始努力尋求填補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方案。歐盟委會員主席馮德萊恩於10月初宣佈,分別連接希臘與保加利亞,以及挪威經丹麥通往波蘭的兩條新天然氣管道開始商業營運,並預期兩條管道的最大輸氣量可達至每年150億立方米。然而,相比起俄羅斯於爆發衝突前的約600億立方米供氣量,新管道只能填補約四分之一的缺口,雖不能說是杯水車薪,但對解決歐洲能源危機似乎無補於事,天然氣短缺問題仍然嚴峻。

為減低供應短缺所導致的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問題,歐盟提議對天然氣價格設立上限機制,但遭到德國、丹麥及荷蘭反對。而德國更提出2000億歐羅的紓困計劃,當中有960億歐羅用於紓緩國內消費者及企業所承受的氣價衝擊。但計劃遭到歐盟其他成員國指責,指其應聯同各成員國共同應對能源危機,而非單獨推出補貼從而加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差異。事件反映歐盟成員國之間未能團結一致應對危機,加上俄羅斯表明,將會以完全停止供應,以應對歐盟將天然價格設立上限,在內憂外患下,歐洲要解決天然氣亂局,以至能源危機似乎仍束手無策,天然價格相信於第四季仍有一定上升空間。
光大證券國際環球巿場及外匯策略師
黃俊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