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未能完工的樓盤業主紛紛停止償還按揭貸款,市場憂慮觸發骨牌式危機,監管機構終於出手,昨日銀保監指要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指導銀行有效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協助推進項目快復工、早復工、早交付,內房股星期一普遍反彈。
內地樓市吹淡風並非一朝一夕,國家統計局上周公佈樓市數據整體仍然疫弱,6月房地產投資跌幅擴大至按年跌9.4%,上半年按年跌5.4%,新開工量按年減少45%,落成量按年跌41%,均創下歷史最大降幅,並重回2010年6月水平。唯一較好亮點是筆者幾星期前與大家分享過的銷售數據,6月房地產銷售額按年跌幅收窄至21%,按月更加反彈68%,主要受惠於疫情封鎖措施撤銷後,發展商加快推售新盤,之前積壓或者換樓需求釋放,而且三線城市放寬樓市調控措施。
不過近期罷供按揭事件發酵,有機會阻礙樓市銷售復甦,按揭貸款相關的斷供風險,或因就業市道轉差而加劇,物業交付或大幅延期的疑慮下,買家預期亦受衝擊,7至8月樓市成交可能較6月疲軟,9至10月將是情況是否回穩的關鍵時間。
內銀資產質素影響仍可控
15家內地銀行已經披露相關按揭或演變成36億元人民幣的潛在壞帳。截至去年,內地24個重點城市,要推遲交樓的物業涉及單位數目18.6萬個,相當於2021年一手樓銷售的9%。基於壓力測試,花旗認為事件暫時對中資銀行資產質素的影響仍屬可控,估計在最壞情況下,這一波暫停償還按揭貸款引發的新增不良貸款,可能達到5610億元人民幣,僅相當於截至目前,內地銀行整體未償還住宅按揭貸款餘額38.3萬億元人民幣的1.46%。不過,以花旗研究覆蓋的銀行作參考,截至2021年底,按揭貸款中不良貸款率約為0.35%,意味不良貸款潛在升幅亦屬顯著。
花旗認為,近期內房股股價仍可能波動,因為按揭貸款不還款個案或增加,可能需要1至2個月才能完全消化;其次是發展商近期又減少推售新盤、天氣炎熱和新冠疫情可能捲土重來,7月銷情似乎較弱;還有上半年業績可能乏善足陳;7月初又出現了一些信貸違約事件。花旗認為9月及10月銷售,將是確定資產負債表能否在第四季企穩的關鍵;在私營企業去槓桿的情況下,房地產新投資可能有待明年第二季才開始。隨著10月及11月的中共二十大和第四季可能推出的財政刺激措施,穩定的樓價相信仍是政策底線。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
廖嘉豪
廖嘉豪 - 內房再陷停貸風波|花旗看天下
其他
更多- 廖嘉豪 - 中資股有待政策提振信心|花旗看天下2023-05-23
- 廖嘉豪 - 內銀業績最壞情況或已過|花旗看天下2023-05-16
- 廖嘉豪 - 服務業仍主導內地復甦|花旗看天下2023-05-09
- 廖嘉豪 - 歐亞拉丁美洲股票可吼|花旗看天下2023-05-02
- 廖嘉豪 - 聊天機械人領域仍具投資價值|花旗看天下2023-04-25
- 廖嘉豪 - 美國通脹持續降溫|花旗看天下2023-04-18
- 廖嘉豪 - 次季投資策略展望|花旗看天下2023-04-04
- 廖嘉豪 - 市場不明朗中一線曙光|花旗看天下2023-03-28
- 廖嘉豪 - 人行降準啟示|花旗看天下2023-03-21
- 廖嘉豪 - 內地復甦故事仍具吸引力|花旗看天下2023-03-14
- 廖嘉豪 - 大市上半年睇24000|花旗看天下2023-02-28
- 廖嘉豪 - 地產股短線或調整|花旗看天下2023-02-21
- 廖嘉豪 - 資金流入中國資產未完|花旗看天下2023-02-14
- 廖嘉豪 - 市場近期看法過於鴿派|花旗看天下2023-02-07
- 廖嘉豪 - 內地旅遊復甦勝預期|花旗看天下2023-01-31
- 廖嘉豪 - 內房銷售或次季起復正增長|花旗看天下2023-01-17
- 廖嘉豪 - 今年樓市或先跌後升|花旗看天下2023-01-10
- 廖嘉豪 - 2023年投資先守後攻|花旗看天下2023-01-03
- 廖嘉豪 - A股明年回報或達雙位數|花旗看天下2022-12-20
- 廖嘉豪 - 留意中資醫療設備股|花旗看天下2022-12-13
- 廖嘉豪 - 中資科網股料帶領同業反彈|花旗看天下2022-12-06
- 廖嘉豪 - 亞洲股票明年或洗牌|花旗看天下2022-11-29
- 廖嘉豪 - 美國科技行業短期承壓|花旗看天下2022-11-22
- 廖嘉豪 - 重新檢視中資航空股|花旗看天下2022-11-15
- 廖嘉豪 - 聯儲局或加息至5.5厘|花旗看天下2022-11-08
- 廖嘉豪 - 中資股後市視乎經濟復甦|花旗看天下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