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黃金周假期,內地旅遊人數達到3.08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88.6%,旅遊收入375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9年水平的73.1%,對比今年元旦假期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僅回復至2019年水平的42.8%/35.1%,形勢明顯改善。黃山、峨眉山、烏鎮等熱門景區客流量已接近或超過2019年水平。1月21至23日,三亞酒店平均入住率為82.28%。交通部數據顯示,春運期間交通運輸持續復甦,尤其是鐵路和航空。自1月7日以來的20天,交通整體客運量按年增長53%,當中鐵路增長37%,航空增長48%。單計1月26日,鐵路和航空客運量分別回升至2019年水平的92%及79%。
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或調高
人流車流似乎反映車水馬龍,那究竟能否做到旺丁旺財?據央視新聞報道,農曆新年假期以來,主要零售商和餐廳的銷售額按年增長6.8%。值得注意的是,有業界組織指主要餐廳收入甚至有機會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因此,內地今年首季零售銷售額或出現高單位數增長,今年全年則可能實現雙位數升幅,花旗可能調高內地今年經濟或增長5.3%的預測。可以肯定的是,今次農曆新年假期,我們仍處於復甦的早期階段,政府領導人繼續支持消費,國務院呼籲採取支持消費措施。提前重新開放為提前復甦奠定了基礎,疫情趨向穩定有利於農曆新年後經濟的強勁開局。
花旗認為,中國股票最終或收復過往幾年熊市大部份損失,持續的驅動因素支持企業收入增長和盈利預測上升。去年12月是10個月以來市場首次調高MSCI中國指數每股盈利預測。股市之前強勁反彈,尚未反映盈利預測上升,意味或具進一步回升空間,隨著工業活動復甦變得明朗,市場將作出更準確預測。花旗預計,MSCI中國指數全年每股盈利或恢復增長15%,市盈率或恢復到13倍。如果成真,意味2023年回報率為20%至30%。即使錄得這些升幅後,MSCI中國指數也僅收復2021至22年熊市跌幅約60%。今年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可能放緩,但中國經濟或大幅反彈,而且反彈幅度超過我們之前的預期,變相支持中國股市跑贏。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
廖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