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灼祥 - 文學之旅|人間遊戲

很特別的一趟文學深度遊,由導賞專家馮珍今負責,帶領語文科老師,去看看蕭紅、戴望舒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是怎樣過那艱困的日子。

戴望舒在香港的生活,過得痛苦,婚姻失敗,日軍在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他因參與抗日(文藝)活動而被關進域多利監獄。在獄中,他寫下《獄中題壁》,說出即使「人」死在獄中,日後他的「白骨放在山峯」,可以離開黑暗的監獄,即使肉身不在了,但白骨可以出外曬太陽,也算自由了,那可是坐牢者的夢想。

蕭紅卻是「客死他鄉」,她備受戰亂、病痛折磨,在香港辭世。不過,她卻在香港寫下《呼蘭河傳》、《馬伯樂》等重要作品。

看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是看到蕭紅在香港的最後歲月,在她短短的一生,來到香港,以為可以舒-口氣了,卻遇上戰亂、疾病來纏,在艱辛歲月,蕭紅寫出扎實可觀作品來。

有一問題想問馮珍今,那些年戴望舒、蕭紅都在香港,他們有見過面麼?還是在戰亂時大家擦身而過,沒有機會打個招呼。

「文學之旅──追尋戴望舒、蕭紅的蹤跡」,由聖士提反女校開始,馮珍今說校方准許他們進入校園參觀(蕭紅一半骨灰埋於校園內),然後至淺水灣(蕭紅另一半骨灰所在之地),最後一站是「大館」(那是載望舒昔日坐牢的地方——域多利監獄)。
張灼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