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中國航天的66年征途|安業興邦

中國航天事業再踏新里程。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有「神箭」美譽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精準送入預定軌道,並於翌日與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六名航天員完成歷史性「太空會師」,不僅刷新飛天壯舉,更正式開啟了屬於中國人的空間站時代!

仰望浩瀚銀河,中國人這段航天逐夢之旅,迄今一走就是六十六年。由一九五六年已故大科學家錢學森任院長的中國首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一九七○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登上太空,自此以後中國的航天技術便以高速不斷深進:二○○三年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穿越大氣層進入到太空,標誌着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終於成真,而二○○七年嫦娥一號成功奔月,更是圓了古人「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奇幻美願。

到了今天,中國再邁前一步開展太空站宏圖,一步一腳印,在劃破夜空的萬丈光芒背後蘊藏了幾代人的精神與汗水,這六十六年的征途,既是中國人不屈不撓精神的寫照,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註腳。

手懷凌雲志,名聲響寰宇。載人航天技術的飛越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中國現時已躋身全球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登空的航天大國,太空技術日新月異,除了航天、探月,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精湛技術照亮全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把人類科技伸向廣闊無垠的領域,這些驕人成就有目共睹,且令人驚嘆。當然,探索無垠太空並非為了爭名氣或單純經濟利益這麼簡單,隨着地球資源日益消耗和自然生態持續惡化,說不定有一天人類真的會遷移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大氣層以外的偌大太空在不久將來或許是列國爭雄的賽道。美國至少已有兩間龍頭企業揚言發展登陸火星技術或制定登月計劃,而太空旅行更加已經不再是科幻故事情節,在這個科技發展比火箭還要快的年代,以前以為是天馬行空的想像下一分鐘就可能成為真實,航天競賽變得實在和急逼。

神舟十五號的成功發射,意味着中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的十一次發射完美收官,不過我國的航天技術發展肯定不會就此停步,隨着國家的強盛和自信,未來必將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新高點,成為在人類太空逐夢旅途中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曾安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