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33º
  • 74%
  •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經濟和樓市已重新起步

世情虛假,人們活在虛假的資訊中,我於早前專欄曾提及美國在面對高通脹之下要以加息去應對,被世人解讀為「割韭菜」的神話,美國想「割韭菜」即從製造金融動盪中得到好處,可能是一個事實,我們當然要小心為上,但不必當了「打劫」我們的人是一個神話。從數據看,美國的M2在今年並沒有大幅增加到,反映到所謂「萬劍歸宗」並不算成功,無錯,加息令不少人買入美元令美匯得到強勢,但數據反映不少地方和香港一樣,資金仍留在本土。

另一方面,反映我國經濟實力的數據,不少傳媒也忽略報導,中國的M2按年增長了12.2%或28萬億人民幣,達至259.5萬億人民幣之大,中國的M2仍然是比美國及日本相加更要多的,配合中國的金融體制日益健全,而且人民幣日益受到各國歡迎並需求日增之下,可以看到我國的經濟策略是成功的。再看另一個數字,2022年1月至8月中國吸收外資8927.4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算按年增加2成,這可看到所謂說中國走資並不正確的,事實是大量增加流入。有些人常說中國很多工廠停頓了,就覺得是一場災難會來臨,我不熟悉廠商的經濟和運作,但我認為做工廠最大挑戰不單只是訂單是否充足,亦要平衡到原材料的價格爆升會不會令到訂單成為虧本的負債,過去一年工廠若胡亂接訂單可能同樣是一個成本危機!所以我認為中央在這方面是應該有嚴謹的留意,我覺得作為市民是不應該動搖的。

至於香港樓市方面,在「0+3」檢疫安排之後,亦開始不斷有救市策略出現,之後似乎是有機會推出「0+0」,這算是一個開放通關的政策,我認為是令到香港停頓的經濟開始啟動,再加上11月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迎來約200位金融領袖來港參與峰會,反映到香港是重新開放的,而且成功匯聚各界精英,也是重要的啟示。另外,一些減壓測措施其實亦令買樓的入息門檻要求下降了10%,但樓市沒有即時的巨大影響,這是因為心理上的遲緩,這些政策其實都是可增加實際購買力的,加上疫情改善,和人們也期望施政報告一些可帶來更好的消息及方案,相信10月會為市場增加新動力的,我認為樓市會逐步回升的,但是否我們就無後顧之憂?外圍因素方面,歐美似乎面對經濟上很大的問題,除了熊市之外,正出現很嚴重的滯脹,我們要面對這場風浪才可叫無後顧之憂,樓市真正回升恐怕要再坐一回。

2022年10月5日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