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爆生活|疫情中的暴肥與暴瘦

與疫情共存了差不多兩年!回顧這段時間,在門診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抗疫肥」,一些本身要減肥而要見營養師的兒童,尤其在停課期間體重急增,每次覆診都重幾公斤,越減越肥,其中有些甚至因暴肥而誘發二型糖尿病。

兒童的體重控制,目標並不一定要減低體重,如果每次覆診時體重平穩而同時長高了,所謂身型「拉長了」,就如同減肥成功。所以營養師與這些兒童一起計劃飲食時,會特別慎防他們吃得太少或快速減重而影響健康,營養師會確保飲食中有充足熱量、蛋白質及微量營養(如鐵、鈣等),希望促進生長同時令體重逐步改善。

在光譜的另一端,抗疫這兩年間病房亦接收過十多位因厭食症而入院的兒童及青少年,是往年數字逾倍,當中年紀最小的甚至只是初小學生。他們大多因為體重急跌或暴瘦而引發健康問題入院,例如月經停止、身體虛弱、心跳減慢、血糖低、電解質紊亂等,入院初期醫生要處理這些複雜的臨牀情況,營養師則小心安排飲食,逐步提升熱量,而團隊中的心理學家亦會了解誘發厭食症的各種因素。就我們所見,並不是單單因為這些病人追求完美身形而減肥,而是疫情帶來的無形壓力、上課及社交模式的改變、香港教育獨特的催谷文化、近年的社會氣氛等各種因素,可能誘發疫情間愈來愈多的厭食症及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無論暴肥還是暴瘦,均足以危害兒童健康,家長在這段時間要多留意孩子,不僅著眼學業成績追不追上,還要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員
澳洲註冊營養師
黃思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