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喜愛日本食品,刺身、海產、蔬果、飲品、零食等大有市場,入口過程都必經食環署抽驗,確保符合國際安全食用標準。但日本政府準備傾倒核廢水,會否影響當地食材和加工食品?究竟對周邊海洋生態鏈造成何等遺害?各地都不應單方面輕信日本政府的說法,因為一旦出現偏差,承受的危害是無法逆轉的。
政府要盡快建立一套透明的監察機制,加密公佈抽驗結果次數,讓市民清楚,同時研究防禦機制,在日本傾倒核廢水後,即收緊抽驗準則,一旦發現異常,即使如何輕微,亦應觸發反應,如加快收緊入口量,當觸及下限標準就禁止入口,必須把風險壓到最低,不能讓核污染危害市民,長遠可能影響市民以至下一代。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