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瓊 - 書業的巨大隱憂|幸福摩天輪

疫情連年打擊下,在艱難中奮力前進的書展如期舉行,還錄得八十萬人流,雖比從前百萬人流稍跌,但場面興旺,朋友不少爭相出書,入口大排長龍,是一椿開心事。

然而,香港出版業藏着巨大的隱憂,就是遲遲未數碼化,也沒有和國家出版業融合,在巿場上和高新科技上,是一個望不見遠景的孤島。出版業經營很困難,你看看書店和出版商數目愈來愈少,便知道作為產業,很難有大發展。

先說數碼化,和我此刻身在的日本,絕大部份書籍都可以在KINDLE讀到相比,香港書籍仍停留在石器時代,沒多少書可以在KINDLE落戶。平日我從「微信讀書」app,可以讀到海量的中文書,從亞馬遜KINDLE則可以讀到無盡英文書。我太忙之時,會從「路上讀書」app讀名著或新書的簡易版,可閉上眼聽,或可看書。每天只花一元,把坐車或臨睡前碎片化的時間,用在吸收知識之上,真是平靚正。書籍數碼化的好處,是省空間、省時間,想看書可即時看到,也不會因為書籍下架,從此不見天日。

香港巿場太小,和內地出版業又缺乏互通,用手機或KINDLE看書未成氣候,所以出版業數碼化如拉牛上樹。然而,一個地方的富強在於培養人才,讀書就是營養。社會走向智能化,卻把傳統印刷書業邊緣化。

其實,落伍的不是書本身,而是出產書的方式。政府要搞高科技,還成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就該協助出版業科技化。書是盛載文化之本,數碼化是給出版業飛向未來的翅膀,不盡快進行科技革命,出版業很難發展,靠每年一次書展趁墟,是救不了命。
潘麗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