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 防疫歷史|好好過日子

現在出外吃飯,不帶錢包不要緊,但一定要帶手機。不帶錢包還有其他辦法付帳,但不帶手機,沒有「安心出行」,沒有疫苗接種紀錄,那就到了餐廳也不給你進去。

有個朋友約人吃飯,手機是帶了,但不知怎麼搞的,裏面的針卡顯示不出來,結果就被擋在餐廳外面。這個朋友是三針打齊的,只是手機程式出了毛病,最後要去附近有注射服務的社區中心求助,不知如何就搞好了,這才可以進餐廳吃飯。

最近又有了紅黃碼之類措施,以後出去吃頓飯,或許會更複雜一些。

這天跟「太平館」的徐先生聊天,他給我看了兩張照片,是一九八○年代香港飲食從業員的疫苗注射針卡,那是天花和霍亂疫苗的注射證明,當時香港政府要求食肆員工必須打過針才可以上班,針卡要放在餐廳,以備有關部門隨時抽查,沒有針卡會被處罰。這也是很有趣的防疫歷史,現在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今天我們在熱議針卡的時候,卻沒想過原來今天的針卡是後輩,幾十年前就有「針卡前輩」了。

至於今天令人聞之色變的「封城」、「隔離」之類,在一百年前中國也實施過。一九一○年東北發生鼠疫,清朝政府委派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伍連德擔任總醫官,全權負責防疫工作。伍連德祖籍廣東台山,馬來亞華僑,他是劍橋大學畢業的醫學博士,對細菌學和熱帶病學有很深的研究。他到了東北解剖鼠疫死者,發現病毒會通過人類飛沫及空氣傳播,馬上決定隔離患者,並封鎖有關區域,切斷城市間的交通往來,阻止交叉感染,並用外科口罩改造設計為專門預防飛沫傳播的防疫口罩,教人佩戴。在這一連串防疫措施之下,一九一一年三月一日,哈爾濱的鼠疫死亡人數清零。一個月後鼠疫被消滅。經此一役,伍連德聲名大噪,他設計的防疫口罩被世界各國廣泛使用,這也是現代N95口罩的原型。
李純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