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馮氏家族第四代掌舵的本地老牌經貿集團「利豐」(前上市編號494),上月經由股東特別大會,獲逾九成大比數贊成;以及獲得法庭批核,通過私有化。這是繼「合和」(前上市編號054)私有化後,又一間曾叱咤風雲的上市公司,退出香港股票市場。
香港股票市場波譎雲詭,今年三月,「合和」控股大股東胡應湘家族,提出「合和」私有化。前事不忘,「合和」創於1969年,1972年上市,與「恒基」、「新地」、「長實」及「新世界」,合稱「華資地產五虎將」。
其業務發展除了地產外,並涉及公路基建、酒店、餐飲及發電廠投資。四十多年彈指即過,在獲得特別股東大會高票通過,再經法庭批核,終歸私有化,在5月3日結束上市地位離場。此時此地,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浪潮連接湧現。「利豐」大股東馮國經、馮國綸家族,夥拍中資財團GLP組成控股公司,以每股1.25元作價提出私有化;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及法庭批核,於5月27日港股收市後除牌,該股最後交易日則為5月15日。
「利豐」也算得上是中港老字號,早在1906年,由李道明和馮柏燎兩位老先生在廣州創立,採「李」、「馮」兩姓氏之諧音,公司取名為「利豐」,為當時中國第一間華資的對外貿易出口商。
1937年12月28日,馮柏燎的第三子馮漢柱在香港成立分公司「利豐(1937)有限公司」。香港回歸前,馮漢柱曾獲港府委任為太平紳士,頒發OBE勳銜、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以及東華三院主席等官方及社會職銜。
踏入50年代,隨着市場經濟發展,「利豐」出口貿易服裝、玩具、電子及塑膠花等,成為香港以現金計算的最大出口商之一。1970年代初,馮氏家族第三代馮國經和馮國綸自美國留學回港,參與家族業務。1973年「利豐」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獲超額認購113倍,正式成為香港上市公司。
滄海桑田,此番「利豐」提出私有化。馮國綸無限感慨,有感目前本港營商環境波譎雲詭,貿易行業在最近40多年,未見如此風高浪急,加上近年全球數碼化,以及中美貿易戰及疫情嚴重,令集團在歐美主要市場經濟活動停擺,紛紛取消定單,拖累營收受到嚴重影響。
馮氏解釋,「私有化」事非得已,計劃是希望盡快釋放股東價值,目的是「想生存而非賺錢」。他無限感觸地說,此乃為時勢所逼,「並非我哋選時候,而是時候選我哋」。
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些公司集團千方百計搞上巿;但過了一段日子卻提出「私有化」。學者專家分析,上市公司私有化,其中一個原因是股價遠遠低於每股資產淨值;與其賤價買賣,不如一次過全部回收。時下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低於資產淨值,私有化會否陸續而來有待觀察。倒是研究一下哪些股票股價偏低,而上市公司本身有實力,而又有可能提出「私有化」。大家何不做做功課尋寶,說不定會發現筍盤。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email protected]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錢Sir拆局淘寶——發掘私有化寶藏
其他
更多- 錢Sir拆局淘寶——股市淘寶三綱要2021-01-21
- 錢Sir拆局淘寶——疫情之下買乜股2021-01-14
- 錢Sir拆局淘寶——今年內地A股市場動向2021-01-07
- 錢Sir拆局淘寶——農村電商平台有瞄頭2020-12-31
- 錢Sir拆局淘寶——酒品股何去何從 2020-12-24
- 錢Sir拆局淘寶——杭州灣大灣區有商機2020-12-17
- 錢Sir拆局淘寶——民營銀行呈現新路向2020-12-10
- 錢Sir拆局淘寶——整頓傳銷營商走上正途2020-12-03
- 錢Sir拆局淘寶——博覽會後淘寶機遇2020-11-26
- 錢Sir拆局淘寶——「來路貨」不再吃香2020-11-19
- 錢Sir拆局淘寶——十蚊店生存有道2020-11-12
- 錢Sir拆局淘寶——深圳淘寶新機遇2020-11-05
- 錢Sir拆局淘寶——內地復甦消費新氣象2020-10-29
- 錢Sir拆局淘寶——人民幣匯率上升背後2020-10-22
- 錢Sir拆局淘寶——內地雪房營運商機2020-10-15
- 錢Sir拆局淘寶——內房趨穩入市有機2020-10-08
- 錢Sir拆局淘寶——開發外賣餐盒商機2020-09-24
- 錢Sir拆局淘寶——不要和股票談戀愛2020-09-17
- 錢Sir拆局淘寶——電競未來商機無限2020-09-10
- 錢Sir拆局淘寶——即食麵市場潛力大2020-09-03
- 錢Sir拆局淘寶——內股淘寶新寵兒2020-08-27
- 錢Sir拆局淘寶——內地限購是福不是禍2020-08-20
- 錢Sir拆局淘寶——農村經濟上馬有商機2020-08-13
- 錢Sir拆局淘寶——古老當時興「代經濟」2020-08-06
- 錢Sir拆局淘寶——下半年內房市道機會再臨2020-07-30
- 錢Sir拆局淘寶——抗疫國債自強淘寶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