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不少成語,出自訛傳,長期習非成是,造成世俗觀念的錯亂,譬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就是很奇怪的一句話。
按照上文下理,「君子」和「丈夫」之稱,都是稱讚人的品格,不應該有如此品格的差異;再按照中文對仗的用法,「量」和「毒」完全不是一類,怎麼會擺在一起?證明其中有錯,因為正確的版本是「無度不丈夫」。
君子不斤斤計較,是有器量的表現;度是個長度單位,用來形容「丈夫」,氣度豪邁,稱為丈夫,和君子的方正又有所不同,上下兩句涵義一致,修辭手法也很嚴謹。但是以訛傳訛,「無度」變成「無毒」,乃至於心狠手辣,不擇手段,被視為有男子氣概的行為表現,獲得吹捧,譬如奸雄曹操,在成功學大盛的時期,成為一種成功人物的代表,「無毒不丈夫」也變成一種成功上位的手段,獲得肯定。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質疑這句話的邏輯錯誤,而令心腸歹毒在世俗觀念中生根發芽,廣泛獲得認同。
又譬如「無商不奸」,正確的版本是「無商不尖」,所謂的「尖」,是出自米商所使用的升斗:商家量米入斗之後,通常用一把戒尺將斗內隆起的部分削平,保證份量準確足夠,銀貨兩訖之後,再額外加一丁點份量,形成一撮尖頭,給客人少少甜頭,以使對方滿意。
明明是讓利之舉,訛傳之下,久而久之,而令使詐使壞,存心欺騙,毫無誠信,成為普遍的商業行為。現代商業的發達,建基於信用和信心,但是一句「無商不奸」,釜底抽薪,將商業和商人的名聲刻意貶低,這句成語所流露的,依然是儒家王權文化對商業的偏見的敵意。
如此對照歷史來看,中國歷史上宋朝或明朝的甚麼「資本主義」、「商業文明」苗頭,終歸只是曇花一現,就不奇怪了。
陶傑
油尖多士——成語的訛傳
其他
更多- 油尖多士——環保這件事2021-03-03
- 油尖多士——美國人也以古諷今?2021-03-02
- 油尖多士——環保和救命2021-02-24
- 油尖多士——到底該調查甚麼?2021-02-17
- 油尖多士——二次彈劾2021-02-16
- 油尖多士——環保少女惹禍?2021-02-10
- 油尖多士——散戶也革命?2021-02-08
- 油尖多士——頒獎的人2021-02-05
- 油尖多士——大義滅親?2021-01-27
- 油尖多士——港式荒謬慘劇2021-01-26
- 油尖多士——牆沒有用?2021-01-20
- 油尖多士——知識份子之優越感2021-01-19
- 油尖多士——有心擺烏龍?2021-01-15
- 油尖多士——媒體大遷徙?2021-01-14
- 油尖多士——專家也不能信?2021-01-11
- 油尖多士——政治計算2021-01-06
- 油尖多士——保育問題2021-01-04
- 油尖多士——過來人2020-12-29
- 油尖多士——免費天堂2020-12-24
- 油尖多士——又是陰謀?2020-12-23
- 油尖多士——無情還是現實?2020-12-22
- 油尖多士——鄉土的輓歌2020-12-16
- 油尖多士——免費天堂2020-12-15
- 油尖多士——以防疫為名2020-12-09
- 油尖多士——氣味與記憶2020-12-05
- 油尖多士——教堂要如何重開?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