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可能完全和政治切割,因為創作電影是一種表達,身為創作人,很難不對世界、人生有所思考,想要表達看法。荷里活變得不可避免左傾,與知識份子絕大部份左傾,相輔相成。即使是歌舞片,最初只是俊男美女的浪漫愛情故事,逐漸都可以滲入政治議題,譬如小眾的性取向、兩性關係、女權地位等等。
所謂昔日「夢工廠」,逃避現實的傳統,正正也是荷里活多年來大力批判和反對的傳統,尤其是戰前的大片廠制度,一直遭到當今荷里活人的詬病,斥為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不夠多元化。
今日荷里活的製作,無論是題材內容,還是演員卡士,都有嚴格的政治化要求,卻反過來聲稱要避免政治化,難免令人發笑。而且,讓觀衆得以逃避現實,才是一個更加艱巨的目標,因為需要頂級的娛樂人才,這類人才,在今日荷里活各種條條框框之中,還能不能冒出,不令人樂觀。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