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朋友加入討論,叫大家稍安毋躁,那不是「指鹿為馬」,而是神獸,叫「龍馬」。《龍馬記》中有說明:「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高八尺五寸,類所以馬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所以,圖中馬頭長的不是「鹿角」,而是「龍角」。原來,新年賀詞中一句「龍馬精神」,並非分指「龍」、「馬」二獸,而是指神獸「龍馬」。
有關龍馬的起源有多種:其一,是大家最熟悉,龍因犯錯而貶為馬,如《西遊記》中,龍王三太子敖列,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得觀音打救,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被貶去護送唐僧往西天取經,因緣際遇,變成了唐僧坐騎那頭白馬。
另一,則是龍和馬交合之後所生,據《五雜俎》所載:「龍性最淫,故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鄰近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算出「八卦」。
後來,同一位朋友再告之,原來早在今夏慶回歸二十五周年時,馬會便主辦了名為「小龍馬·遊香港」的巡迴藝術展覽,只是很多人沒有留意。
其實,馬會一向愛國愛港,又豈會拿此大事來玩。但世上無知之輩多的是,他們又未必會去找見識廣博的朋友來討論,反而易躁動愛起哄,結果謠言一起,水洗都洗唔清。國慶此等大日子,馬會也不可不慎。
蔡子強